張雲傑之前,是真沒想過這一點。作為朱瀚親自調教出來的人,他的年紀雖然還小,但是學識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他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就是單純的認為他們這些人絕對不會輸。
越是學習朱瀚傳授的那些知識。
他們就越是能清楚的認識到,那些知識究竟有多麼可怕。這些知識在某些方面,絕對超過那些古板讀書人,所學習的孔孟之道不知道多少倍。
這不是他們不知道天高地厚。
事實上,朱瀚雖然從來不把儒家那一套放在眼裡。
但是,他們所經歷的新式教育,卻從來不完全排斥儒家學說。
甚至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每天還專門有一節課,是用來講述這些東西的。
考試的時候,也同樣會有轉專門的考試。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也同樣能夠寫出很漂亮的文章。
但是越是學習朱瀚傳授的知識,張文傑他們這些接受新式教育的人,就越是清楚。
儒家學說跟他們所學的新學,究竟有著多麼巨大的差距。
「見過英王殿下,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場所有人恭恭敬敬的向朱瀚行禮。
正式場合,哪怕是皇莊畢業的學生們,也不敢有半點怠慢。
「都起來吧。」朱瀚澹澹的道:「本王今天就是過來看個熱鬧,至於你們怎麼比試,比試的結果如何,本王一概不過問。」
他們信不信不說,朱瀚先給自己的到來定了調子。
燕京工部的官員們心中腹誹,這些場面話,他們自然是左耳聽右耳冒,一句話都不相信。
工部尚書趙和倫笑著道:「這些孩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朝氣,也是我大明未來之福。不愧是王爺親自調教出來的人,就是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志氣。」
他的話,看似是誇獎皇莊的學生們,實際上卻是在嘲諷他們不自量力。
朱瀚就彷彿沒聽到這位工部尚書的嘲諷:「年輕人嘛,如果連這點氣勢都沒有,那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對了,本王只聽說你們要比試,可是這具體比什麼,可有章程?」
對於朱瀚的問題,趙和倫告訴恭敬,實則非常不屑的解釋:「回王爺,大匠們也不想欺負這些孩子。所以,想要怎麼比鬥,全都由這些孩子們說的算。」
「這樣啊。」朱瀚摸著下巴想了想,朝自家侍衛招招手:「去把劉申弘找來。」
沒多一會,劉申弘快步來到朱瀚面前:「見過王爺。」
朱瀚笑著問:「比試的專案,你們都準備的怎麼樣了?這可是難得向大匠們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