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站著接旨。闌
李善長在心中發問:陛下是覺得我們工作辛苦,所以才給出站著接旨的恩澤嗎?
那我可真是謝謝你!
“陛下有旨,著魏國公徐達、韓國公李善長,忠勤伯汪廣洋……對軍中各級將領退伍入職事宜,進行妥善安置,務必保證各級軍官平穩過渡……原則上,將領轉到地方,降一級予以使用。”
以前,朱元章在寫聖旨的時候,根本不假修辭,基本上都是大白話,有時候還能聽到朱元章罵人的句子出現,給各行省的官員上過課以後,朱元章的聖旨倒是文雅許多。
可是,李善長、汪廣洋兩人都沒興趣去關注朱元章寫的聖旨文雅與否,他們現在更關注的,是朱元章在聖旨裡表述的內容。
讓將領退伍,然後轉到地方擔任文職……這怎麼可以?
除了丞相之外,根本沒有讓將領擔任文職的這個概念,包括兵部尚書在內,都不會是武將,而是知兵事的官員。闌
現在,朱元章竟然讓武將退伍,然後轉到文職去。
這……
且不說文官答應不答應,就說武將,他們能同意轉入地方?
當將領多自在?
李善長認為,朱元章這麼做,純屬在瞎搞。
可是,這是朱元章的聖旨,就算知道這件事做出結果的機率為零,他們還是要做下去。
劉伯溫倒是很輕鬆,因為他在武將團體中沒什麼威望,朱元章也清楚這件事,在準備這件事的時候,也就沒有劉伯溫的名字。闌
大家都在忙的時候,相互會認為自己是可憐人。
可如果自己依舊在忙,其他人變得更忙的時候,劉伯溫就感覺很舒服。
舒服了啊!
劉伯溫臉上帶著笑容,對李善長說道:
“李韓公,陛下交代的這件事,做起來可沒有那麼容易啊。”
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是文官之中第一人,他在文武中威望頗高,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李韓公’以表示尊敬。
“是啊,沒那麼容易。”闌
李善長嘆了一口氣,他也很頭疼,為什麼朱元章沒事要找這麼多事情?大家安安穩穩的發展不好嗎?感覺投靠朱元章以後,自己的工作量正在成倍增加,李善長雖然認為自己能力還可以,可也經不起這麼沒底線的用啊。
不得不說,朱元章在用人的時候,用的特別合理,徐達就不用說了,朱瀚之下軍中第一人,汪廣洋曾經又跟著常遇春做事,在軍中頗有威望。
李善長更不用說,在打仗的時候,李善長負責軍需調動,哪怕時局再艱難,李善長都能夠讓軍中糧草供應充足,所以他在軍中深受將領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