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邊上,朱瀚對陪在他身邊的孟端說道:“來到豫南,和我在應天以及路過江浙、皖徽時的完全不同,你不故步自封,也不急於求成,四平八穩的一步步向前邁進,豫南的老百姓有你這位父母官,真是他們的福氣。”
“能得到英王殿下的誇獎,是臣的福氣。”
孟端情商很高,否則也不可能一個人就在敵人窩裡把對方搞到團滅,他聽出朱瀚話裡的意思,對朱瀚解釋道:“豫南的老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他們更想安穩的過日子,讓他們去建工廠、做生意……太遙遠,只能先讓百姓們安穩下來,帶領一部分人先去做生意,然後滿滿的引領百姓也開始想辦法增加收入……”
作為豫南的最高行政官員,孟端對豫南行省的情況摸的很清楚,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只是他在和朱瀚說的時候,只是淺嘗輒止,並沒有說太多自己的規劃。
“不錯,不錯。”
朱瀚看著身邊的孟端,笑呵呵的說道:“沒想到,孟大人膽子這麼大,但是在面對百姓的時候,你卻用了最穩妥的方式,大明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
“我?”
孟端自動過濾了朱瀚最後對他的誇讚,因為朱瀚話中的意思在前面兩句,他膽子大……說的也是在蒙元時期,而不是現在。
“英王殿下說的是我當時綁了蒙元官員的事情吧?當時我也是太年輕,太氣盛了,如果換成現在……我或許不敢那麼做。”
孟端說著就露出苦笑,“臣寒窗苦讀十年,在蒙元卻備受欺壓,臣實在是忍不了這口氣,所以不得不鋌而走險,但在大明,臣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陛下和殿下您人盡其用、物盡其才,所有人都有自己發揮的餘地,即便現在把臣罷官,讓臣去做平頭百姓,那臣也是願意的,在大明……做百姓可比做官幸福得多。”
瞧瞧,孟端多會說話,朱瀚明明是在說他,可他把話接過去以後,開始拍朱元章和朱瀚的馬屁,而且讓人聽著很舒服。
做百姓比做官幸福,這不是貶義,而是讚賞朱元章對官場的治理決策英明果斷。
“哈哈哈,老孟你還真是個人才,豫南在你手裡準沒錯!”
朱瀚對孟端誇獎起來,“行了,我明天要繼續北上,這兩天辛苦你了,希望你再接再厲,讓豫南的百姓不僅能吃飽,而且要過上好日子,你能不能做到?”
孟端回答的也很乾脆:“臣定不辱命!”
……
殷州。
胡大海已經掌控了很大一片區域,他對投降的土著採用了軍事化管理的政策,所有人都必須按照軍中的規矩生活,這無疑讓他對殷州的治理變成非常簡單的事情。
如今,孔明德、嚴向東、周德明三人已經完成蛻變,胡大海直接讓三人為先鋒,對掌控外的區域進行擴張。
這位南孔後裔,現在已經完成蛻變,從拿著紙筆的讀書人,進化成了提刀砍人的武將,隨著死在他刀下的人越來越多,他身上的氣勢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這天,是孔明德前來向胡大海彙報進展的日子,順便向胡大海要一些物資,以滿足擴張的物資需求。
胡大海看著黢黑、健碩的孔明德,心中非常滿意……他這算是完成了朱瀚給他的任務了吧?
朱瀚讓孔明德流放到殷州,為的就是促使他做出改變,大明需要的孔家,是能文能武的孔家,是能為大明效力的孔家,而不是一心只想著家族利益的孔家。
孔明德為了取暖,選擇燒燬帶來的書籍,從那一刻開始,孔明德就已經發生改變。
這種改變是巨大的……最起碼胡大海很滿意,為此胡大海還專門請他吃了頓飯。
糙米飯,大肥肉……孔明德吃的狼吞虎嚥,一點都沒有讀書人應該有的儒雅。
“我聽說,你又找了三個土著女子?”
胡大海看著孔明德,開口說道:“節制些,色字頭上一把刀,你整天打打殺殺,再趴在娘們身上用力,身體受不了,回頭我給陛下和英王殿下寫信,請求他們在大明給你找兩個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