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本州島的戰爭,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就全部結束。
所有在各地割據的倭國大名,要麼被明軍屠殺家族沒收土地,要麼主動投降獻土,保住一條狗命。
倭國戰事的順利,其實也幾乎全都在朱瀚的預料之中。
這個時代的倭國,軍事實力比明軍落後好幾百年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擋住明軍攻勢。
不過。
倭國地盤雖然不算太大,但是當地倭國人口很多。
屬於大明周邊人口最多的一個地區。
如果徹底消滅倭國人,無論是從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事情。
郭子興和毛貴兩個人,都是出身草莽的武人,帶兵打仗還是可以,用來做這些事情,就有一些不足了。
不過。
朱瀚也不打算另外派人,直接就向老哥朱元章提了建議,讓郭天賜直接全權負責此事。
郭天賜性格相對穩重,又在大明應天軍校學習過,屬於是能文能武,只要一番指點,相信他就能把倭國人給治理的服服帖帖。
如今倭國已經平定,至於怎麼治理,在朱元章看來都已經是小事了。
「倭國畢竟隔著一個大海,只留一個郭子興封王,是不是太浪費了?」朱元章忽然說道。
郭子興這個除陽王,在倭國擁有一塊相當於十個縣的封地,領地內的一切軍政大權,全都隨他自己處置。
朱瀚明白,老哥是擔心以後郭子興在倭國獨大,將來子孫後代有割據一方的危險。
「倭國雖然不大,但是也不算小,只封一個郭子興,的確是有些少了,咱們可以再把劉福通的兒子、張士誠等人,都給封到倭國島上,再把一些重要的港口和城市,全部納入朝廷直屬,將來無論如何,都不用擔心有人在倭島一家獨大了!」朱瀚笑著說道。
劉福通兒子、張士誠、關先生等人都已經被朱元章和朱瀚給用虛位高俸養了起來。
但是。
他們這些人年齡都大不,也都是有一身本事,讓他們在應天當米蟲,實在是浪費人力。
朱瀚覺得把他們分封到倭國,既能提高大明仁德的名聲,又可以讓他們震懾住倭國地方,可謂是一舉兩得。
「可以,這個法子,咱覺得好!」朱元章笑道。
大明朝廷的聖旨,很快就傳到了倭國列島。
郭天賜越過老爹郭子興和毛貴,成了大明在倭國列島上的布政使。
按照朱瀚派人送來的治理倭國人的方案,郭天賜其實按部就班就可以了的。
在朱瀚的建議下,大明在倭國正式設立日本布政使,郭天賜擔任第一任日本布政使。
倭國列島畢竟與大明隔海相望,海上運輸風險難測,必須要把倭國治理的徹底同化,才能夠確保將來萬無一失。
統治日本的第一步,自然是把行政權力通通從原本割據一方的大名手中,收歸朝廷所有。
在京都平原一戰中,明軍把倭寇的各地封建割據領主幾乎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