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草原的各個部,完全服從漠北都護府對於草原草場的劃分。
彼之間很少再發生爭奪草和水源的衝突。
而且各個部落都分到了許多,最上等的質綿羊,這些綿羊因為都是朱瀚提供的,全都抗病抗生長迅速,體格強健,僅僅用了不到兩三個月的時間就讓各個部落對這些綿羊愛不釋手。
漠北都護府對於各個部落進行不間斷的視,任何有叛逆苗頭的部落,都會讓漠北都護府帶領其他部落共同伐。
誰要是反抗大明,誰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一句話就成了各個漠北部落生存第一法則。
大明的日月紅旗也成了各個部落飄揚最高的旗幟。
朱瀚建立的漠北都護府,透過這連串的手段,在洪武五年夏天到來之前,就已經徹底完成了對於各個部落的掌控和整合。
整個漠北草原的東部,都變成了大明漠北都護府的管轄地。
任何膽敢反抗的勢力,都會招致大明軍隊最為強力的攻擊。
巴彥布魯等部落的下場就是最好證明。
為巴布魯等部落首領,策妄阿拉等人在戰場上落敗而逃之後,一路狂奔來到了哈拉和林,向大元太師王保保請求援助。
按照策妄阿拉等的說法,整個漠北草上的蒙古部落都心懷大元,對於明軍是痛恨入骨。
策妄阿拉等人的失敗,僅僅是自己疏忽大意,只要王保能夠從哈拉和林,領大軍進攻明軍的漠北都護府,區區數千明根本無法擋蒙古人的反攻。
不過,哪怕策妄阿拉等人把反攻明軍漠北都護府描述的再簡單,王保保也是絲毫沒有點頭同意的徵兆。
劃阿拉等人失自己的部落和地盤,他們對於明軍的仇恨然是毫無問題。
但是王保保早經聽,明軍利用中原的大批物資和商隊,向那些投降的蒙古部落提供援助。
利用明軍的援助,許多蒙古部落度過渡了原本艱難的冬天。
這樣一來就讓絕大部分的蒙古部落對於明軍產生的非常強的信任感和忠誠度。
畢竟,當大元王朝在中的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已經根本沒有力氣去照顧漠北草上的些窮親戚。
如今的形勢是“跟著元混,三天餓九頓”,那些漠北部落只要腦子不蠢,就絕對不會再跟明軍翻臉。
而策妄阿拉這些人之所以被明軍逼反,王保也是看到了其中本質問題。
明軍這是拉攏多數,消滅數的策略。
王保保是真相信了策妄阿拉的鬼話,領自己的軍隊去攻擊明軍的漠北護府,那才真是腦子被驢踢了的。
所以對於策妄阿拉的請求,王保保先是好言相勸,然後是堅的拒絕。
畢竟反擊軍漠北都護府的軍事行動,幾乎是毫無勝算。
而且王保保現在還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在哈和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