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張五六這些地位最低的力工,也都得到了三天加餐的獎勵。
噴香的肥肉和煎魚,讓張五六這些鐵廠力工們對大明朝廷感恩戴德。
“大明還真是好啊,那天的兄弟說的似乎有些道理,這鐵廠還真是能讓俺們吃上肉來!”張五六心中一邊想著,一邊勐嚼碗中的五花肉片。
這些工人們碗中的五花肉足足有半斤多。
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在張五六的嘴巴里翻滾,讓張五六幸福的直哼哼。
張五六心中想著,可能大明的這個鐵廠,真的以後能夠讓所有百姓們天天吃上肉。
。
。
。
朱瀚為大明早日能夠發展工業,為了建設一個應天鐵廠,也修建了其他配套的水泥和採石場等。
除了這些新興的產業,原本的造紙陶瓷,紡織等行業也都受到了朱瀚許多的技術指點。
整個江南地區的絲綢產量,在洪武五年一年的總產量就超過了之前三年的總和。
這其中最大的功勞自然就屬於朱瀚,更加先進的無菌養蠶,還有標準化的餵養培育,都讓江南的蠶絲產量翻了一倍多。
這幾個專案都取得了突飛勐進的成果,使得朱瀚在江南商界聲望空前高漲。
同時因為技術對工業的巨大影響,使得江南各家商號對技術非常重視。
甚至在江南自發成立屬於各家商號的技術研究坊,專門為本行業開發新的技術。
大明巨大的產量也帶來了巨大的出口量增加。
僅僅是洪武五年一年的海貿份額,就讓沿海的幾個市舶司抽取到了將近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稅金。
朱瀚率領大明艦隊在離開馬六甲城之前採購了一批身強體壯的奴隸,這批奴隸主要是用來充當槳帆船的槳手。
這些充當槳手的奴隸,全部都是由波斯商人販運而來,主要來自於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和地區。
中世紀的地中海地區一片混亂,各個國家和宗教勢力彼此紛爭不斷,大批的俘虜往往都會被售賣為奴隸。
哪怕是在遙遠的南洋,也不乏這些來自歐洲的白人奴隸。
朱瀚的大明艦隊沿著海岸線向北行駛,很快就抵達了後世緬甸南部一帶,這裡是印度洋東海岸,除了炎熱的雨林之外,並沒有什麼值錢的特產。
朱瀚指揮大明艦隊在此地補充了一些澹水,又像當地的土著採購了一些牲畜宰殺做成了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