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沒有發生重大的變故,那朝廷每五年的大政方針,就將嚴格按照既定計劃執行。
這一套是現代的施政理念,對於封建王朝的人治社會來說,簡直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大明開國這五年,雖然戰事一直沒有停,但大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卻始終不曾鬆懈。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旨,乃是定國安民,休養生息。
“天下各個州府,一共統計,百姓人苦,五千五百六十三萬!”
“大明共有各司將士一百二十五萬八千六百人!”
“朝貢蕃國和羈糜地一百一十六個!”
……
在眾人的目光當中,朱瀚把手中的一分奏章拿了起來,然後又把上面的資料給重新唸了一遍。
朱瀚念著這些李善長劉伯溫等人統計上來的數目,老哥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自豪之情。
因為驅逐蒙古人和各路勢力又快又穩,所以整個天下的人口損失並沒有歷史上那樣大。
又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大明如鏡的人口竟然已經達到了五千多萬。
而且這個人口是還沒有算上陳友諒佔據的西南地區。
擁有五六千萬人口的大明,可以說就擁有了無限的潛力。
“幾千萬百姓的事,百萬大軍的衣食住行,這麼多的事,若事無鉅細,都讓我們來親自處理,就算累死,也絕對是無法處理妥善。”
今日內閣朝會,基本基調就是對於前五年的肯定,然後對於後五年計劃的佈置。
剛才眾人一陣商議,基本已經制定好了所有的國策。
朱瀚現在卻忽然提出這麼一句,讓所有人都感到疑惑起來。
“七五,你說說,這是有什麼想法?”老哥朱元璋笑著問道。
他就喜歡聽朱瀚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因為每當朱瀚還提出自己的想法,那必然會讓大明的國力強上幾分。
雖然有的時候朱瀚提出的那些想法初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事後的效果總能證明朱瀚的正確性。
“剛才李劉等諸位說的這些個國策,好是非常的好,但卻是有一個地方沒有考慮到!”朱瀚緩緩的說道。
“不知道老李哪個地方沒有考慮到?”
“還請你英王殿下示下?”
李善長和劉伯溫立刻如同小學生一般恭敬的向朱瀚詢問。
“七五,你也快說說,你到底是哪裡呀?”老哥朱元璋也立刻問道。
十幾個人剛才商量了好幾個時辰,制定的國策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紕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