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女真青壯年,在馬車上搬來搬去,終於把這一個滿載的馬車給搬空了。
望著堆在地上滿滿當當的物資,部落裡所有人都相信,這一次阿其那是真的發達了。
只見阿其那吩咐部落裡的男女老少,支起了好幾口大鐵鍋,又把部落裡的燻肉給拿出了好幾條,然後從馬車上卸下了好幾袋子的白米,煮起了香噴噴的米飯。
在有肉有飯的情況下,自然是少不了酒。
阿其那這一次還帶來了北平特產的燒刀子酒水。
在一番好吃好喝之後,整個部落都被阿其那描繪的從軍發大財給徹底征服了。
經過幾天的吃吃喝喝,阿其那在周圍的其他幾個部落也輕而易舉招募到了一批精壯的青年。
按照阿其那帶回來的徵兵手冊上的要求。
阿其那對於他們進行了簡單的一番測評,最後挑選出來了五十多個符合大明徵兵要求的女真青壯年。
在整個遼陽遼東行省一帶,不僅是阿其那所在的部落,幾乎所有的女真部落都因為朱瀚的這個漠北都護府招兵而躁動了起來。
僅僅是一個春天的功夫,各個女真部落就聚集了六千多名青壯,投軍加入到了大明漠北都護府。
這個數字,對於中原漢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多。
但是,對於這些女真部落來說,卻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幾乎每個部落中最為精壯的青年,都被吸引去加入了明軍。
各個部落的戰鬥力大為減低,自然也就沒有了資本去造反或者相互爭鬥,極大減輕了明軍在這一片區域的統治難度。
而大明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每個人十兩銀子的徵兵費用。
六千多女真青壯,只用了區區六萬兩銀子就給調動到了千里之外的漠北都護府。
而且這些女真士兵在加入明軍之後,一個個也都表現不俗,軍餉和賞金也都不少拿。
這樣一來,他們在回鄉探親之後,又會吸引新的一批女真青壯年加入到明軍當中。
只需要幾個輪迴下來,那整個遼陽行省的所有女真部落都會陷入這一完美的閉環當中。
在女真部落當中長大鍛鍊,然後加入明軍獲取軍餉賞金,退役之後,拿著豐厚的安家費在城中居住或者到中原去買房置地。
這樣一來,遼陽行省地面上的女真人實力越來越弱,人數越來越少。
而在當地屯田駐軍的大明勢力,則會此消彼長,徹底替代女真人成為這一片白山黑水的主人。
不僅僅是這樣,這些參加到了大明軍隊的女真人,一個個都先會取上漢人名字,改從漢人習俗。
等到他們退役的時候,也早已經習慣了漢化的生活,再也不會回到原來粗鄙野蠻的女真部落當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