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明初的萬戶,屬於是寫進過教科書的航天探索第一人,出身書香世家,精通各種工匠機關,對於飛往天空更是充滿了嚮往,在給大明洪武皇帝獻計獻工具作戰有功後,陶廣義被封為‘萬戶’,從此以後大名遠揚。
萬戶對於飛天的執著,讓他在一次用風箏和火箭的試飛後不幸殞命。
“這可是千古難遇的敢想敢幹的人,我可一定要認識認識。”
朱瀚對於萬戶陶廣義立刻就是來了興趣。
熱鬧的進士科張榜之後,整個金陵,甚至於整個江南很快就是知道了這些新學進士們的大名。
吳王朱元章親自主持了江南行省的瓊林宴。
成群結隊的新科進士們在金陵城內一時無限風光。
特別是新科進士第一名陶廣義,更是被萬眾矚目。
在朱瀚的建議下,陶廣義被授予了江南行省翰林編修。
而一個行省設定翰林編修,基本就是紅巾軍大宋獨有,畢竟韓林兒劉福通等人還要指望江南的稅賦錢糧呢,這點特權總是給了朱元章兄弟。
翰林編修官職是七品,對於出入官場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高的起點了啊。
不過,陶廣義面對這個官職,卻是做出了一個令眾人匪夷所思的舉動。
陶廣義在大庭廣眾之下,拒絕了這個官職。
“陶廣義,你不想當翰林?”朱元章疑惑的問道。
他可是很早就從雜戲裡面聽過,進士的理想之路,那都是先一路高中,然後當翰林,再娶嬌妻美妾,最後到宰輔的成功人生。
眼前這個陶廣義竟然不想當翰林?
“大王,在下一心鑽研新學,對於經文典籍並不是很精通,若是入了翰林院恐怕會丟人。”陶廣義說道。
“哈哈,原來是這樣,不過你放心,咱江南的翰林院,與一般的翰林院不同,咱是分門別類的兩種翰林,該幹啥就幹啥,你的新學不會丟下不管的。”朱元章笑著說道。
在一旁的朱瀚也是笑了起來,看得出來,不僅僅是陶廣義,許多的新學進士們也都是擔心自己新學科舉出身,比之後的傳統科舉進士矮上一截。
“吳王說的沒錯,你們鑽研新學,那就要扶保驅除韃虜大業的,不會讓你們去當什麼掉書袋,只要做好新學翰林就可以了。”朱瀚笑著說道。
江南行省的翰林院,名字是翰林院,其實已經被朱瀚設計成為了早期版本的科學院。
在近代文明的發端時期,這種走官場路子的科學院,不管是在效率上,還是在制度上,都是遙遙領先世界的。
“那在下願意!”陶廣義連忙放下心來。
隨後,朱元章又是表示,江南行省的翰林院以後屬於淮國公朱瀚統領管轄,所有的一切事務,都可以由朱瀚一人獨斷。
這樣一來,陶廣義等人全都是唯朱瀚馬首是瞻。
幾天之後,當陶廣義聽說朱瀚才是孔子新學的真正發現者後,更是對朱瀚敬仰萬分。
陶廣義幾乎是天天來向朱瀚請教新學上面遇到的問題。
對於這個好學的陶廣義大狀元,朱瀚也是欣賞的不行。
這一日,陶廣義又是把朱瀚堵在了府衙中詢問自己的新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