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考驗一個博主的語言組織能力了。
在這裡做影視類博主,可不像函夏國內那樣的,那麼沒有技術含量,隨便找一部電影唰唰的剪一些畫面,然後從頭到尾講一下電影劇情就可以出頭的。
在國外你要是敢這麼做,第二天就有一大把的律師來教你做人,告訴你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所以這個影片從頭到尾都是甲殼蟲汁坐在電腦前,鏡頭對著自己的侃侃而談。
但是他講的異常生動,畢竟本來就是喜劇演員和脫口秀演員。
在他的說法當中,闡述了自己去看電影的經歷。
從最開始的也是傾向於《雨夜驚魂》,但是最後苦於買不到票,最後被店員推薦了同樣型別的《電鋸驚魂》。
當然,甲殼蟲汁也描述了自己從一開始對於這部電影的不信任,和不抱期待。
但是後來,當他講到細節的時候,觀眾們都可以看見甲殼蟲汁眼中的那種興奮的餘韻。
他從電影的分鏡,到演員的剖析,和電影的一些硬水平的評價,還帶出了一些劇情,但是又不至於劇透。
一部變態殺人狂的殺人遊戲,彷彿在觀眾的眼前驟然浮現。
“相信我,這種一部你們去看了就絕對不會後悔的電影,它最巧妙絕倫的地方就是在於編劇和導演那種對於人性的把控,我很少有見過驚悚電影以人性作為主要主題的,因為現在驚悚片大多都沉浸在對於那種血腥和驚悚畫面的佈局,還有背景氣氛的烘托,就好像進入了一個怪圈之中。”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這種表達方式的驚悚片不好,實際上,這的確是很適合驚悚片的方式,也的確能起到嚇人的作用,可是這樣大家難道不覺得還是太過流於表面了嗎?可能看的時候會感到刺激,會感到腎上腺素飆升,可是看完之後呢?”
“這也是我為什麼推崇《電鋸驚魂》這部電影的原因所在,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部開山之作,它最驚悚的點就是在於各種碎片化的資訊,夾帶出解謎元素,而且還是能讓觀眾思考,參與進來的解謎元素,編劇會先留下足夠的懸念去誤導你,讓你做出錯誤的評價,你如我最開始,我會覺得勞倫斯先生是個好人,而陳亞當是個壞人。”
“到後來,我會覺得綁架勞倫斯家人的人就是陳亞當,可是編劇往往就是這種時候狂扇你的耳光,告訴你,你的猜測全部錯了,都戳啦!他會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再帶出更多細節,告訴你,真相和你想的甚至完全相反。”
“然後最後的真兇出現的時候,所有線索串聯到一起,你真正得知所有真相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後背發涼的感覺,這種劇情設計真的太絕妙了,編劇是真正的人才。”
“所以我才會去說,這可能是驚悚片的開山之作,現在的驚悚片給人帶來的感覺都太同質化了,《雨夜驚魂》也不例外,我特地再去看了看《雨夜驚魂》,但是你猜怎麼著?看完《電鋸驚魂》之後,我再去看《雨夜驚魂》,我會覺得,這TMD就是一坨屎。”
“所以,真要我去給,我會給到這部電影,100%的新鮮指數!尤其是那個叫吳罪的演員,他演的豎鋸,讓我真正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還有演陳亞當的夏遠墨,和勞倫斯醫生的黃波,他們三個真正構造出了一份完整的,離奇的故事。”
甲殼蟲汁在影片中侃侃而談。
史蒂文.王都快聽愣神了。
尤其是,這部備受甲殼蟲汁推崇的作品,實際上都不是好萊塢的本土作品。
而是一部來自於函夏的小製作電影,是一群函夏年輕人拍出來的。
尤其是編劇和演員,都快被吹成神了。
“真的有這麼優秀嗎?”史蒂文.王發出了一句疑惑。
但是,他還是透過甲殼蟲汁的介紹,發現了這部沒有人注意到的電影。
他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拿起手機,退出了《雨夜驚魂》的介面,點選進了《電鋸驚魂》的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