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綠皮書》三個字,如果放到前世,那真的就是如雷貫耳的三個字了。
也是一部堪稱經典的傳奇之作。
《綠皮書》在吳罪前世,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藝術片。
講述了意裔阿美瑞堅人保鏢託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影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於2019年1月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多項提名。1月,馬赫沙拉·阿里憑第2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最佳男配角、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2019英國自由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2月25日,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憑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電影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這是一個深刻描述了老美一直以來都無法徹底抹除和根除的種族階級方面問題的電影。
很多橋段設定的非常真實,也是在實際中,黑人族裔會面臨到的各種問題。
全片展現的非常的現實,很多問題都非常的透徹。
而電影名《綠皮書》,也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了這麼一本小冊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
小冊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採用了綠色象徵通暢的含義。
電影的兩位男主角拿著這本綠皮書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樂家唐,一位是混跡夜總會的白人老炮兒託尼,被召來當唐的司機。膚色和文化修養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產生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除此之外,電影還展現了很多層面的糾葛:種族歧視、同族不平等、主僕之間、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家庭關係等等。
許多反應種族歧視的電影都有一些政治正確的含義在裡面,體現在這部電影裡,從最開始,應該是酒吧裡音樂家唐喝醉了被一群白人圍毆的情節。
最後還是託尼(白人司機)以暴制暴,在一堆拳頭和一支獵槍槍口下救回了唐。
不過,這部電影更偉大之處,是出乎意料地迴避了種族之間的直接衝突,轉而用一些反轉的方式體現了歧視本身。
看起來友好的白人,遇到實際問題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例如倆人南下到了一所豪華的莊園。
莊園主人很有禮貌地接待了音樂家一行。
而後在表演結束後,唐想用洗手間,莊園主人拒絕讓他使用給客人用的洗手間,只讓他用院子裡一個簡易棚子搭建的茅坑。因為南方的那個時候,以及農奴解放之前的時代,黑人是不能和白人使用同一間廁所的。
即使唐的音樂家身份很高貴,在白宮表演了兩次,也不能例外。兩人因為託尼打了交警被關監獄的時候,唐打電話給了總統的弟弟,得到上層的“特赦”才出獄。
即便是這樣的唐,也不能避免受到歧視。另外的一個反差例子來自於兩人在伯明翰的一家高檔餐廳。餐廳邀請唐去表演,餐廳經理在見到唐的時候,嘴上全是溢美之詞,而給唐安排的休息室卻是一間狹小的儲藏室,也不讓唐在餐廳用餐,因為餐廳的規定就是不接待黑人。
在吳罪看來,這部電影有一個更加偉大之處。
這部電影也有點為白人“正身”的意味。在旅途的中間,兩人的一段對白昇華了電影的主題。
託尼說,我生長在一個小社會,周圍全是我的親戚和熟人,我沒讀過什麼書,沒見過什麼世面,不像你受過這麼多教育,所以才覺得我這樣。這段話原本是反駁唐認為託尼舉止過於粗俗、以貌取人的看法,言外之意,我卻看到了些在歧視問題上,對歧視者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