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在地球世界,希斯·來傑的意外逝世,為《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憑空籠罩了一層悲傷的面紗。
而這部影片也成了他生前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是的,《黑暗騎士歸來》甚至都不是完整拍完了的作品。
其中有很多細節都沒來得及拍出來,希斯來傑就離開了人世。
一個悲劇的演員,也是一個站在傳奇頂峰的演員。
克里斯托弗·諾蘭談及“小丑”這個角色時,首先宣告道,無論是在來傑生前還是死後,他飾演的“小丑”永遠是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也是人們爭相討論的焦點。
諾蘭表示:“來傑帶給這個角色的是前所未有的體驗,黑暗的性格來源於悲傷的過去,詭異中帶著幽默。在來傑的詮釋下,‘小丑’不僅僅是一個銀行搶劫犯或普通的犯罪分子,他的主要動機其實還在於根深蒂固的無政府主義……
“我和來傑曾就這個角色聊過很多,還一起為劇本做過最後的加工,並達成了非常有默契的共識:正是由於現在的社會處於一種混亂的無政府狀態,所以才出現了像‘小丑’這種單純地只想傷害別人的邪惡代表。”
這是影片的服裝設計師林迪·海明談到“小丑”的服飾時,表示自己一直在尋找他為什麼會把自己打扮成這樣的原因。
他們最初得出來的結論是,也許這才是他本來的模樣……那麼,又是什麼促使他終於找到了那個“小丑”的自我呢?
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這也是在利用滑稽的表演掩飾性格的一種方式,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挖掘出這個角色更加深層的現實主義特色。
我們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對於這個角色來說,打扮成‘小丑’,算得上是某種程度上的生命火焰華麗的再現。”
“其實在製作《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詢問過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否有拍攝續集的可能性,可是他的回答永遠都是一成不變的模稜兩可,因為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確切的答桉。”
諾蘭說:“當時心裡確實沒譜,可以說,正是在定義‘小丑’這個角色的性格特徵的過程中,我才下定了執導續集的決心。
在上一集故事的結尾處,我們簡單地預告了一下‘小丑’出現的可能性,隨後我的弟弟喬納森·諾蘭和大衛·s·高耶也加入到編劇的行列當中……其實坐在那裡仔細思考一些和‘蝙蝠俠’有關的問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如果失去力量,‘蝙蝠俠’會變成什麼樣?當‘小丑’第一次露面時,他的出場應該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希斯·來傑所飾演的“小丑”很大程度取決於原著漫畫,其外部特徵看似像極了由艾德·布魯巴克創作的那個特殊版本。
克里斯托弗·諾蘭表示:“坦白地說,我在這方面還真不如大衛·s·高耶,他對所有原著漫畫的知識已經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地步,所以我們真的是根據以前對漫畫的記憶,然後創造出了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小丑’的。
在磨合劇本的過程中,我們不停地研究這個角色在漫畫歷史上的演變,希望在視覺表相上,可以儘量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標誌性特色,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來傑賦予‘小丑’的行為舉止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