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九十二章 王師入關(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王師入關(4k) (1 / 3)

元康六年九月辛卯,朝廷總算是公佈了此次入關平叛的將領人選。

正如此前賈謐與張華商議的那樣,朝廷決定召回趙王司馬倫,論罪孫秀,留職解系。而後以梁王司馬肜再次出任徵西大將軍,少府夏侯駿為安西將軍,御史中丞周處為建威將軍,梁王長史盧播為振威將軍,酒泉太守索靖為蕩寇將軍,靈州縣公傅祗為安西軍司,歷陽令王銓為徵西參軍。以這幾人為新的徵西軍司班底,討伐齊萬年。

此訊息一出,朝中各黨皆大為不滿,卻又無可奈何。畢竟從資歷上看,這幾個人的履歷都可謂是光鮮亮麗,論能力,也都各有所長,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出了名的清廉,其中有幾位更是全然挑不出毛病。若要對這位名單進行攻擊,恐怕會冠以嫉賢妒能之名。

可實際上,很多人都能看出後黨的用意,諸如周顗就私下和王導談論此事道:

“齊萬年以半年時間橫掃關中,可以稱得上是名將了。對付這樣的人,尋常名將怎能力敵?要用人,就必須得用鷹揚之將!如果不用上谷郡公(孟觀),至少也應該用寧朔將軍(劉弘),再不濟也是讓周處與索靖獨任,讓他們無所顧忌。現在這樣的安排,除了堵百官和宗室的嘴外,我看根本無用。”

可既然無可指責,那就是計議已定。接下來的時間,朝廷就在洛陽調撥軍隊,準備物資。

按照長安解系傳回來的軍報來看,目前齊萬年糾合雍、秦、梁、涼四州羌胡,部眾已經膨脹至上百萬,麾下軍隊也已達到十餘萬之眾,數目極為可怖。

不過認真審計,不難發現,齊萬年雖然暴起關西,但準備倉促,麾下甲冑、兵器、糧秣都極為稀缺。所謂的武裝,基本都是從郡縣與戰場上繳獲掠奪而來的。至此,即使有四州羌胡支援,麾下真正能夠武裝的善戰之士,大概也就只有起兵時的三萬鐵弗人。

不過這確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目了。

經尚書省討論,考慮到長安還有四萬殘軍,自保有餘,似宜派遣五萬精銳較為妥當。

按照常理,這些精銳應該從洛陽的禁軍中選取。但在去年,也就是元康五年的時候,洛陽武庫失火,燒掉了庫中的大批甲仗。其中甚至丟掉了大漢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傳國寶物,其餘珍寶更是不計其數。這致使洛陽短時間很難湊出這麼多甲士來。

好在楚王司馬瑋出鎮襄陽時期,在當地整軍備戰,留下了數萬士卒。經慎重考慮,賈后同意自襄陽調撥四萬步卒,鄴城調來一萬騎士,共同組成了這次平叛大軍。

等到兩地士卒終於趕到,五萬大軍正式跨過潼關、開進關中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十一月下旬。

此時距離美陽之戰結束已有三個月。

這三月時間裡,在經歷了軍事勝利後的急速擴張後,齊萬年的拓土腳步也有所減緩。

這是關中四塞的地理所註定造成的,關中北面是隔絕朔方的橋山山脈(子午嶺),在南面是巍峨綿長的秦嶺,在西面是高聳入雲的隴阪,在東面則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潼關。茫茫群山封鎖了外來者的入侵,同時也讓出擊擴張變得困難。

因此,齊萬年與秦州羌胡匯合,佔據整個扶風郡之後,他必須審慎地挑選下一個進攻方向。

按照齊萬年的本意,他是想調轉兵鋒,進攻河東、平陽,再奪取潼關、武關,如此才能形成完整的四塞山河,將晉軍徹底驅趕出關中。

可一來這項計劃有極大的風險,可能會引起晉朝的強烈反應;二來此時有相當多的秦州羌胡加入了隊伍,他們有割據故土的想法,齊萬年必須考慮這些人的意願。

在此綜合考慮下,齊萬年選擇兵分兩路,他自己北上進攻安定郡,穩固北部疆域,避免拓跋鮮卑伺機南下。另一路則由郝度元作為統帥,引領投靠來的諸羌胡向西南掠地。

而在得知晉朝大軍進入關中的訊息時,齊萬年已攻克安定郡,南下諸羌胡亦收穫頗豐。接連數月的奮戰下,即使是鐵弗人也感到極度的疲憊,於是便到扶風雍縣一帶休整。至此時,其麾下勢力分佈如下:

鐵弗首領郝度元佔據天水郡;

略陽氐首領蒲懷歸佔據略陽郡;

赤亭羌首領姚柯回佔據南安郡;

盧水胡首領彭蕩仲佔據安定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