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五十六章 討賊諸將(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討賊諸將(4k) (1 / 2)

等到大雨稍停,劉羨率部路過汾陰時,徵西軍司張軌已經領著麾下諸將,在龍門渡口往東二十里處紮營了。

劉羨在臨汾時詬病叛軍營寨散漫無紀律,但不料回到龍門渡時,發現龍門渡口的情形要更壞。

除去已經渡河到夏陽去的四五萬難民外,大約有近十五萬難民仍然擁堵河東臨汾城下。他們不願意離開家鄉,在城野周遭伐木搭棚,炊瓦生火,舉眾討食,可謂是亂糟糟一片。甚至有些人已經組織起了臨時的人市,在臨汾城下賣兒賣女了。但臨汾本地又哪來那麼多富豪大戶呢?即使如此也生存不下去。

本地的縣民們則更感不滿,因為難民們平白無故地佔了他們的地,又屢屢在田畝裡偷竊菜豆,影響了他們的生計,繼而頻頻生出一些大規模的打鬥乃至火併。導致本地的氛圍劍拔弩張,只有少數大族願意開倉放糧,稍作賑濟。

徵西軍司的大營就駐紮在汾水南岸的平原與土塬之間,土塬上有一棵六百年樹齡的桑樹,所以這裡又叫古木原。他們特意與普通難民們拉開距離,希望以此來躲避本該屬於他們的賑災責任。

但這個舉動很顯然是失敗的。劉羨率部歸來的時候,可以看到有上萬人堵在軍營門口,又是哭鬧又是叫囂,軍士們亮出刀劍後,他們就像烏鴉一般各自飛去,但沒過一會兒,大概是覺得風頭過去了,就又如同鼠群般紛紛回來,繼續這種毫無意義的吵鬧。這令守營的將士們倍感狼狽,但也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只能和難民們繼續這種趕蒼蠅似的互動。

同樣,難民們看到劉羨後,也是一樣,紛紛圍上前來,對著他又是討好又是哭鬧的,實際上卻是攔住了他入營的路,讓他寸步難行。

劉羨對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們說:“大家都過河去吧,到夏陽去。我是夏陽令劉羨,已經在夏陽準備了數萬石糧食,現在每天都在城外施粥,諸位在這裡待著,除了阻攔軍情外,並不會有其餘益處,還是早日過河去吧!”

這句話確實在難民中引起了一些反響,有些人面露喜色,但更多的人還是不滿。畢竟人總是難離故土,雖然很多人都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但渡河不渡河就是兩回事,而且渡河也不容易,過了河後能不能找到人負責,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圍著劉羨不放,反而越說越激動,沒完沒了了,說什麼一定要把糧運到河東來發。這時候,一名渾身著甲的壯漢率著四十來名士兵走過來,他們手持木棍,對著圍著的難民們就是一陣揮打,打傷了十來個,又抓了十來個,邊打還邊說:

“你們這群記吃不記打的東西,有人施捨還敢鬧事,真是狼心狗肺!再鬧事,我直接派人把你們都抓了,拉回去扒光了下鍋!看你們還能不能聒噪!”

這句話實在是駭人,效果同樣也是立竿見影,難民們見他真敢打人,又說著這麼可怕的話,立刻就四散而逃,過不了一刻鐘,劉羨身前就空空蕩蕩,可以看見不遠處的營門了。

那壯漢這才施施然走過來,打量了劉羨片刻,又看了看他身旁的旗幟,隨即笑著露出一口好牙,道:“您就是劉縣君啊!在下營門軍候張方,久仰安樂公世子的大名啊!”

他在打量劉羨的同時,劉羨也在打量他,原因無他,即使是在軍營中,方才這位軍候說的話,也有些離奇了。而且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即使誇著人,也難掩身上極端自負的氣息。最重要的是,這個大漢眼神銳利,充滿了清澈的殺氣,顯然是一個敢於拼命的人。讓劉羨初一相見,心中就提高了警惕。

劉羨點點頭,下馬問道:“張軍候,辛苦了,不知張軌張軍司在嗎?”

張方大大咧咧地回答道:“您來得也巧,上午張軍司剛到,現在大概還在佈置軍帳吧,我給您引路。”

話是這麼說,他也不著急領路,而是先讓部下把這些被抓的難民們綁了,掛在營門旁,說是要宣揚出去,再敢鬧事者,以此為戒。等辦好了這一切後,他才領著劉羨往軍營內走。

大概是看出了劉羨對他的不滿吧,張方一邊走一邊解釋道:“哈哈,劉縣君還是莫要太心善了。百姓就是這樣一種東西,鬥米恩,升米仇,為了多吃一口飯,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您以為您是在救他們?他們只會像蒼蠅般圍著你,把你吃幹抹淨,然後把您忘得乾乾淨淨。”

劉羨當然不認可這些話,但他也沒有發作,而是問道:“聽起來,張軍候很懂這些?”

“哈哈!略懂吧!”張方用司空見慣的語氣說道,“我就是河間的平民出身,這種人,我見得太多!我自己也做過一些,有很多事情啊,您想都想不到!哈哈!”

言下之意,他也是他口中的這種人。這種坦蕩的自貶,不禁讓劉羨對他略感驚異,也好奇張方過去經歷了什麼。但他也知道不要揭人傷疤,所以就把這股好奇壓了下去,轉而問道:

“話說,還不知張軍候的字,可否告知在下。”

“劉縣君真是客氣,我不是說了嗎?我家三代都是佃農,我不識字,沒什麼文化,也沒人給我取字,劉縣君叫我大名就行了。”

劉羨聞言再次吃了一驚,按照常理來說,習武之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積蓄的,不然根本經不住身體的熬打,劉羨手下這六百多名縣卒,有務農的,但還真沒有是無地佃農的。張方看上去是一個武藝高強之人,他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

不過這些問題很私人,劉羨並不好開口,張方也只是隨口說了些閒話,看到張軌的軍帳後,他便很快撤回去了。

但不管怎麼說,第一次見面,劉羨對張方印象深刻。

等門口的衛兵通報後,一名文士立刻從帳中出來迎接,正是這次大軍的統帥,徵西軍司張軌。

張軌今年已四十歲,兩頰及頜下長鬚飄飄,面容清瘦,而雙目深邃,是一個很典型的儒雅文人外貌,氣質卻截然不同。上次一起飲酒的時候,表現得還不夠明顯,但此時他身著圓領窄袖長衫,金釘皮帶上懸掛利刃,腳下一雙鹿皮靴,踩在溼泥地上步伐穩健,加上炯炯有神的雙眸,既富有智者風采,又讓人有凜然不可侵犯之感,一眼便知道他文武兼備。

他看到劉羨後,旋即笑道:“懷衝來得正好,我正在思考禦敵良策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