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十五章 來自平陽的年輕人(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來自平陽的年輕人(4k) (2 / 3)

“不過這是怎麼回事?他們這邊的路上,拖家帶口的行人倒是很多。”

確如他們所言,在趕往夏陽縣的路上,時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牽著牛拖著車,還懷抱著孩子的行人。看他們的穿著,多半都是普通的農人百姓,冒著寒風走在路上,很多人穿得比他們還少,可即使瑟瑟發抖,也在朝夏陽縣走。

這並不是冬季該有的景象,也不像是趕集的景象。在這個季節,農人們要麼是在家中烤火消遣,要麼是到鄰舍左右走街串巷,並不會到處遊蕩。就連塞外放馬遊牧的胡人,此時也都該會找個避風的地方,一直紮營到明年春天。

正當他們疑惑的時候,駕車的李矩又開口了,他訓斥說:“平日在縣府裡做事,你們能不能上一點心?我們是傳舍,上個月不是才接待過夏陽的縣丞?”

“有這回事?”

眾人有些茫然,他們是平陽縣的傳舍吏,平日負責的,就是迎來送往。所以這次送縣令到長安述職,也是他們負責。但說起夏陽縣丞這幾個字,卻沒什麼印象。

這也很正常,對他們來說,不知名的縣太多了,他們沒必要一一記得。倒是李矩還記得,這才是一件稀罕事。

李矩慢慢解釋道:“夏陽這十幾年馬賊猖獗,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跑到河東、平陽、扶風等地做流民佃農,現任的夏陽令剿滅了大部分馬賊,所以派縣丞到各縣,呼籲這些流民回鄉。”

“我們上個月縣裡就幫忙發了公告,說夏陽百姓歸鄉後,只要能拿出地契的,全部按照地契歸還。而沒有的,也會酌情分田和種子,男子五畝,女子四畝,孩子三畝。分田的後每年田租多收一成,四年後迴歸正常稅賦。願意幫縣府養馬的,可以提前免租一年。”

李矩對於公告上的內容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同行們則面面相覷,他們笑道:“世回,你這也記得,未免也太較真了!”

李矩掃視著身邊的流民,回答說:“平日裡都說要建功立業,可我們這種寒素出身,不用心用力,哪裡能成呢?而天下大事,往往都是先從細節處顯現的,所謂一葉落而天下知秋,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這輩子永遠只能做個供人驅使的小吏罷了。”

他年紀輕輕,大概僅有十六歲左右,但說話卻非常老成,同行們聽了卻只覺得好笑,他們連聲說:“是是是,看來我們平陽又要出一名魯公了。”

但這話一說,李矩的臉色也黑了。因為同行是拿他與賈充、賈謐相比。雖說如今平陽之所以發達繁榮,其實是沾了平陽賈氏的光,但這並不妨礙平陽人私底下非議賈充、賈南風等人。

李矩雖然渴望建立功業,可同時也注重德行。所以在聽到這句話後,他很生氣地對同僚們說:“我寧願一生一事無成,也不會做這種不忠不孝之人!誰要是這麼說我,我就和他決一生死!”

這樣說著,他一路上都沒有再加入同行的話題,而是專心一意地駕車。

大概過了兩刻鐘,他們望見了夏陽城池,和當初的薛興一樣,他們都吃驚於夏陽城牆的破舊和市集的混亂。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兩個多月以前,夏陽根本沒有市集可言,而如今的市集勉強搭了個樣子出來。

其實就是在夏陽城東找了一個背風的高坡,然後搭建了一些勉強可以禦寒的棚屋,讓許多從外地返鄉的流民們在此暫住。李矩一眼望過去,不過是幾十間棚屋,卻熙熙攘攘擠著數百人。同時也有一些縣吏在這裡維護秩序,一部分確認流民們所攜帶的地契與戶籍,一部分則組織著分發免費的麥粥。

同時也有了一些商販,在棚屋的對面搭起幾個簡單的草攤,叫賣些雞蛋、麻布、狗皮、臘肉、木炭之類的物件。在這些草攤的不遠處,靠著城牆的地方,一些人正在清理碎石,劃分地基,看樣子是要在這裡建一些房子。

李矩從中望過去,很快察覺到有些許不對,因為他一眼望過去,竟然沒找到幾名縣卒。按理來說,沒有縣卒,百姓就容易生亂,可這裡卻能維持著相當的秩序,是為什麼呢?

他是個聰明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答案,當人對生活懷有希望的時候,是不會自己去摧毀破壞的。眼前這些人雖然貧窮寒酸,但還擁有對生活的希望,這就足夠了。

懷著這樣的心情,李矩再去打量集市上的這些人,果然在他們的眼中找到了神采。他情不自禁地品味著這種神采,並也隨之產生了希冀,不過與這些人不同的是,他是渴望自己能成為帶來這種神采的人。

這時李矩又記起來,據說現任的夏陽長是安樂公世子,在洛陽曾是灼然二品。這不禁讓他產生一絲好奇,想知道是怎樣的人,才能當得起這四個字,畢竟就目前來說,平陽連一名灼然二品都沒有出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