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八章 拜候龍門山(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章 拜候龍門山(4k) (1 / 3)

招兵剿賊的告示張貼出來後,縣城上下又是一片議論紛紛。

畢竟劉羨拿出來的,可是縣府的五百畝俸田,也是黃河邊上最好的五百畝水田。即使是縣中的三個大姓,主家所佔的田畝也就在千畝左右,且大部分都是次一等的旱田,根本無法與俸田相提並論。

但在感慨新縣君的大方之餘,縣民們卻對劉羨的剿賊計劃將信將疑。

“新縣君莫非是京畿哪家的大族子弟?這麼大膽?”

“這是大膽嗎?我看這是狂妄!郡府十幾年都沒辦成的事情,他說要三個月解決,這怎麼可能?”

“可這新縣君確實不一樣,幾十年了,從來都是縣府從庶民家中拿東西,縣府給庶民分田,還是頭一次。”

“但這是招人去打馬賊啊!就算分了水田,有命種嗎?”

“你這話說得,莫非現在人命很值錢?我賣你一條命,你能給我兩畝水田嗎?”

人們就是這樣進行爭論著,他們其實都不太相信劉羨的計劃能夠成功。但是無一例外,卻也相信這位新縣君的想法是真誠的,不是客套的。

畢竟在劉羨到來的第一天,他並不是只講了空話套話,而是切切實實地行動起來,先是整頓縣內的人員,同時又把俸田拿出來作為獎賞,這些都是看得見的,無法騙人的。

所以在十日內,雖然縣民們還是對劉羨抱有質疑,但到底還是招夠了一百人。

由於夏陽縣人少,招來的這一百人可謂是良莠不齊,其中還有十來人是在外縣招的。年老的大約有五十來歲,頭髮提前花白了,年幼的甚至還未滿十四,連元服都來不及。

當劉羨第一次把招來的縣兵們帶出來訓練的時候,其餘縣民們看到了都覺得氣餒,私下裡議論說,縣君的水田,恐怕是要白分了。

縣中的三家大姓見了這場面,原本的一些驚疑和提防也都沒了,也都是當看笑話,樂得等待事態繼續發展,看劉羨打算如何收場。

但老實說,劉羨自己對這個進展還是很滿意的。正如他此前設想的那樣,他本就沒打算讓這些人去剿賊,僅僅是作為護衛保證安全,這就夠用了。

而現在,他不僅招滿了人,而且還驚喜地發現,這些人雖沒受多少軍事訓練,但大概是要提防馬賊,又時而進山打獵的緣故,都有一手還算漂亮的弓術。

不管是老人還是少年,二十丈以內的目標,只要不是拳頭大小,基本都能射中。這甚至比禁軍中的很多人都強了。

在劉羨抵達夏陽後的第十五日,也就是在九月己巳,郡府派人從龍門津過來,給劉羨運來了五百石粟米。這是劉羨第一年的俸祿,因為他是秋天來就任,第一年來是無法從俸田裡收穫俸糧的,所以按照慣例,就任時先補發一年的俸祿。

劉羨等的就是這些俸糧。在簽收後的第一日,他就從中拿出一百石來,作為訓練縣兵的軍糧,然後帶著人直接到夏陽城北的高門原去拉練。對外宣稱說,練成了就去剿賊。

劉羨的樣子做得很足,不僅自己跟著縣兵到了高門原,還把一部分無事可做的縣吏也帶上了。說是事關全縣,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參加操練。然後他就一直住在兵營內,甚至都不回縣府辦公了。

這一天,劉羨站在臺上,看著張固在帶領縣兵們整頓陣型,對著隨行的幾名縣吏說:“諸君覺得,練兵的要點在什麼?”

隨行的縣吏多面面相覷,畢竟術業有專攻,這不是他們的本行,而之前縣裡的兵事,基本是由前縣尉董崇來負責的。而如今兵曹掾胡完又留在城內,大家只好訕笑以對。

劉羨本也沒指望他們能答出來,說這些只是想自我總結一番,畢竟,這也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帶兵,雖然人數極少。

他說著心得道:“其實練兵一事,無非追求四個字,令行禁止。”

“知道什麼是軍令,怎麼執行軍令,並且能夠執行軍令,就是一支不錯的軍隊了。”

“孫子在兵法中喜歡說謀略,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談論將領指揮的藝術,但這都是有前提的。”

“如果沒有一支能夠執行將領軍令的行伍,即使將領論戰無敵,在戰場上也是一觸即潰。”

“所以吳起在兵法中少談謀略,多談練兵,與孫子可謂是互為表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