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怎麼可能跟家人說呢?很多事敗就敗在處事不密。故而劉羨點頭說了幾聲“是”,但還是沒有什麼和家人透底的想法,就出了門匆匆離開了。
這次出門,劉羨確實另有密謀。
他既沒有按照往常的路子,直接去往廣陵王府,也沒有騎那匹非常顯眼的翻羽馬,而是換了一匹非常尋常的灰背馬,在大街小巷裡繞著彎子。
大概走了兩刻鐘,確認沒有人尾隨自己後,劉羨悄悄來到了一處宅邸前,這座宅邸身處鬧市,看上去並不起眼,但門卻是虛掩著的,劉羨一推門,很自然地把門恢復原狀,而後直奔院中的大堂。
“懷衝,你終於來了,就差你一個了。”
說話的是殿中中郎孟觀,而大堂裡此時已經坐了四個人,除了他外,分別是李肇,王粹,還有一個人,相貌尋常,劉羨並不認識,但來之前聽孟觀提起過,應該是當下黃門令董猛的弟弟,董秋。
而黃門令董猛,是當今新任皇后賈南風的心腹。
劉羨看了他一眼,對眾人點點頭,說道:“怕被人跟蹤,多遛了幾圈。”
“不必那麼小心。”孟觀笑道,“我在這附近安排了八個暗哨,只要發現不對,他們都會幫你攔住的。”
“在這個關頭,小心無大錯。”董秋笑道:“既然人都到齊了,我們還是進入正題吧。”
“楚王殿下打算什麼時候進京?”
沒錯,這是一場密會,而且是一場事關政變的密會。
在司馬炎病逝後的第一時間,原楚王府的諸位下屬就活動了起來,第一時間打聽各方的動向。他們原定計劃是打算以司馬瑋的名義聯絡汝南王司馬亮,在獲得太子司馬遹的支援後,直接請司馬瑋回京,由司馬亮領頭,一起發動對楊駿的征討。
但沒想到的是,孟觀作為司馬瑋代表,去司馬亮府上商談的時候,司馬亮身為禁軍統帥,宗室首領,卻缺乏必要的膽氣。
他在聽聞司馬瑋的請求後,竟然消極拒絕,說什麼“國家大事,不可輕易以刀兵相爭”,還反過來勸說孟觀道:“楊駿年歲已高,又倒行逆施,只要熬上幾年,遲早自取滅亡,不要幹些不利於國家的事情。”
到了前日,司馬亮在有大部分禁軍支援的前提下,更是直接逃出洛陽,叫所有人大跌眼鏡。
這直接導致原有的政變計劃直接作廢了,沒有司馬亮的領頭,難道要讓司馬遹站出來,親自指認楊駿謀反嗎?
別說司馬遹不答應,就是答應了,他還沒有獲得太子之位,而且才十二歲,這樣年幼的年紀,號召力還是有所不足。
正當眾人迷茫的時候,沒想到事情發生了轉機。
就在昨日上午,黃門令董猛主動聯絡了孟觀,說有大事與他相商,地點由孟觀定。
雖然沒有明言,但在這個時候聯絡,暗示也足夠明顯,不是為了針對楊駿奪權,還能是為了什麼呢?
於是就有了今日這次密會。
王粹道:“殿下遠在襄陽,訊息傳過去,差不多要三天,估計殿下已經得知陛下駕崩的訊息了,但要趕回來,還要向朝廷稟告,這一來一去,恐怕准許奔喪的旨意還在路上,殿下要進京,最少需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