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四十六章 最後的平靜(4k,生日加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最後的平靜(4k,生日加更) (2 / 3)

等一切都忙得差不多,肉還未烤熟的時候,劉羨一面看著火候,一面開口對陸機道:

“士衡,來的路上,你說這次朝廷的分封並不心誠,當作何解?”

眾人心道,又開始了。自從劉羨和陸機相交以後,每次他們兩人所在的宴會,都會變成兩個人的辯論,無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間,總是如此,似乎永遠不會疲倦似的。

但作為士子,誰又不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呢?這是到死都不會消退的愛好,眾人也樂得聽他們討論,並且時不時插上一兩句自己的見解。

陸機見劉羨提起話頭,也不推辭,直接笑道:“我之前說,朝廷這種分封是假分封,主要在於,陛下並沒有改變制度根基。”

“陛下讓諸王節制地方軍鎮,看似是分封,但從制度上來說,諸王本質上是以朝廷的名義掌管地方軍政大權,而不是以藩王的名義管理自己的國家。”

“這就導致,諸王管理地方的權力來源仍是中央的,他們只不過是一時擔任地方州郡的領導,並不能真正地違背郡縣制度,在國家內自行其是,朝廷什麼時候想撤換諸王的節制大權,仍然能夠撤換。甚至想撤掉諸王的王國,又有什麼難的呢?這在真正的周制中,是不可想象的。”

“而真正的分封,是國家不僅要在形式上把權力交給諸王,而且要在制度上,完全放棄對地方諸國的干預。地方王公,可以自行改革制度,鑄造貨幣,任命人事。這些事情,現在的藩王們做得到嗎?”

“藩王們無非是按照朝廷的規矩,一個國有多少戶口,立多少國兵,國內設立哪些官員,朝廷都有明確的規定,導致諸王並不能真正自作主張,這要是放在周代,恐怕連一個子爵的權力都比不過,不是嗎?”

眾人盡皆頷首,陸機則總結道:“所以我說,陛下的這種安排完全是無根浮萍,假分封罷了,怎麼當得了真呢?”

劉羨笑道:“我還是那句老話,分封制度是不合時宜的,陛下能夠做到眼下這個地步,已經是極致了。”

“天下人都知道皇帝才是真正的主君,都知道九州萬方是一個國家,即使在制度上能夠重新實現分封,但只要有這種想法在,就不可能變成真正的分封。”

“我看不見得。”陸機說道,“古往今來,真正用皇帝制度還能國祚綿長的,只有漢朝而已,在此之前,秦帝二代而亡,在此之後,魏祚三代而衰。”

“這些血淋淋的例子足以證實,皇帝制度是難以持續的,漢室確實是古往今來唯一成功的皇室,但除此之外,真正長壽的夏商周,哪個不是分封呢?”

“或許皇帝能成功才是偶然,漢室以前沒有皇帝,漢室以後也不需要皇帝,世上有皇帝,本就不是什麼天經地義的事情。”

陸機此次發言之大膽,令眾人大感震驚,但他的角度非常刁鑽,現在大家也都不相信天人感應那一套,故而一時間竟也找不到什麼理由反駁。

可劉羨仍然堅持道:“士衡說未來可能沒有皇帝,這或許有理,但是說要返回分封,這也是痴人說夢!”

“現在計程車子,多是靠父輩餘蔭,苦讀書,通人情,但你要重現五等分封,這些學識又有什麼用呢?他們莫非能夠安心回家務農吃苦嗎?我並不反感吃苦,但經過了幾代人的養尊處優,很多人連粟米和麥豆的種法都分不清楚,想要士子們去做這些事,他們怕不是要跟你拼命咯!”

陸機則反駁說:“正是因為他們不知,所以才要借用分封制度,強行把士子捆綁在土地上,不然士不知工農,天天研究些清談玄說,不是亡國之道嗎?”

“當然是亡國之道,但是要採用切實可行的手段,說分封有些太異想天開!”

兩人各執一詞,誰也不說服不了誰,可越是這樣,雙方越是想說服對方。在這種時候,想要打斷這種話題,就需要有人提出新的話題。

今天扮演這個角色的是江統,他是殿中中郎,和孟觀同職,出身不算高,但也是個兩千石之家,平日頗有真知灼見,又欣賞劉羨、陸機的才華,所以與其交好。

他說道:“兩位說得這些,都太虛誕了,和清談有什麼差別呢?要我說,還不如說些實事,解決一些國家切實的隱患。”

周顗對這個話題很關注,他聞言,立刻追問道:“哦?應元兄說的隱患,是什麼呢?”

“是戎狄!”江統嘆道:“我看國家再這麼不重視下去,是要亡於夷狄的!”

他這句話說出來,並沒有得到眾人的認可,而是遭到了大部分的人哂笑。

孟觀說:“如今國家安寧,邊疆的夷狄都已膺服,既沒有匈奴那樣一統漠北的大敵,也沒有檀石槐這樣坐擁十萬之眾的叛逆。如今最強的拓跋鮮卑,恐怕也強不過禿髮樹機能吧,應元兄說這些,莫不是杞人憂天?”

周顗道:“我也不理解,看當下的邊疆,夷狄四分五裂,分成了六部,根本沒什麼值得擔憂的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