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三十四章 司馬炎老矣(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司馬炎老矣(4k) (1 / 4)

司馬炎覺察到自己已垂垂老矣,是在太康九年的臘月。

經過了多災多難的太康九年,司馬炎一度精神十足,“車騎,你替我下詔,明春的時候,再查一遍各郡國的佔田,凡是有大族違背佔田制度的,所過田地一律退還,分給無地的佃農,並罰俸三年。”

“同時令天下郡國舉賢,如今接連遭災,百姓度日艱難,地方上需要一些賢能的守令之才,名額不必限死,只要合適即可上報,我來親自考核。”

“還有,通報天下豪門富商,若能捐米輸糧於受災郡國的,可視作軍功,根據捐獻多寡賜予爵位,詔書要寫得好看些。”

多年的執政經驗,使得司馬炎對於賑災有著豐富的經驗。

年輕時的他,還會因為一次地震而膽戰心驚,連夜去中書省翻看漢魏時賑災的檔案,並詢問各大臣的意見,但在現在,他什麼也不用看,也誰也不用問,彈指間就能說出七八道處理旱災的方法。原定要召開兩個時辰的內朝朝會,結果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參與小朝會的侍中與尚書郎們一度心裡犯了嘀咕:與前幾年臥病在床,放手後黨的模樣截然不同,災情激起了天子前所未有的鬥志。

這位戰勝了無數對手的大一統皇帝,雖然無數次都像要在反對和挫折中退讓,但卻每一次都笑到了最後,似乎連歲月和病魔都不能摧垮他。

這一次似乎也一樣,明明在病榻上躺了兩年,可現在天子似乎又振奮起來了,將要再一次實現雄心壯志,就像當年滅吳平涼一般,再次還天下一個太平。

司馬炎自己也是這麼覺得的。

在一次小朝會結束後,時候還早,他便想在西遊園再度划船觀賞夕陽。

兩位輔政大臣,楊駿和司馬亮本意是不贊同的,說什麼天子病體初愈,划船吹風的話,小心染上寒疾。

可話音剛落,立刻就遭到了司馬炎的反駁:“二位的意思,是我連風都吹不住了嗎?”

楊駿說:“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是現在已經是深秋了,湖面有什麼好看的呢?等明年開春之後,天氣轉暖,小荷露角後,不才有風趣嗎?”

“可我就想看看夕陽而已!”司馬炎一反常態,厲聲駁斥道,“時間不等人啊,擇日不如撞日。春天時我可以再去嘛。把太子、脩華,還有沙門帶來,你們不想來就算了。”

“不敢。陛下既然執意要去,那臣立馬讓人通知太子作準備。”

就這樣,司馬炎久違地出現在西遊園中,天淵池旁。陽光下,池水澹澹微波,並不受乾旱所影響,而正如楊駿所言,池中多是枯荷敗葉,周遭葉草木搖落,萬物蕭瑟,配上池中的些許石山,可謂是一片衰敗悲哀景象。

但司馬炎卻很有興致,在病榻上躺了太久,他覺得活動和疲勞才是最大的放鬆,於是很自得地找來了一艘小船,自己親自在池水中搖槳,搖槳的時候還讓宮中的吳女在一旁唱歌,唱的是吳越極為有名的《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一曲唱罷,司馬炎連連叫好,他打算就這樣從池南劃到池北,再從池北劃到池南,以此來表現他精力依舊旺盛。

可惜,人的大腦常常會錯估自己的精力,即使是皇帝也一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