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劉羨反應過來了,如今朝政悉數歸三楊所掌控,為了制衡三楊的權力不過分擴張,天子則必須把禁軍軍權握在宗室手裡。
如今明面上的宗室領袖是汝南王司馬亮,但他到底和皇帝隔了一層,不好說願不願意為皇權拼命。
司馬炎便暗地裡再扶植兒子始平王司馬瑋,收買禁軍人心,如此一明一暗,就和三楊形成了政治平衡,確實算是比較高明的平衡手段了。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明明什麼都沒幹,就身處到政治黨爭中去了,這讓劉羨頗有些哭笑不得。
周顗還勸說劉羨道:“我也不怕你和五殿下說,社稷若要穩固,最重要的是各安其分,他雖然是賢王,但國家不需要越俎代庖的賢王。”
“若是每個皇子都如此,置太子於何處呢?有這份心思,還不如多想想怎麼治理封國,這才是正道。”
劉羨當然很認可週顗的建議,但是他肯定不會這麼去做。
自己雖算是司馬瑋的人,但論親近,還遠遠比不過公孫宏和歧盛。
他們經營了數年時間,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番光景,只等太子繼位,得道就在眼前,哪裡會甘心放棄?現在哪怕是司馬瑋自己不想爭,也是不可能的了。
周顗見他不做肯定的回覆,一時頗為失望,便轉而自己翻閱書卷去了。
而劉羨也陷入了沉思,他現在倒不是在深思以後的出路,畢竟眼下的黨爭並不激烈,甚至可以說非常平靜,還有充足的時間觀望後續局勢發展。
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劉羨現在的心中則很好奇,他還真想知道,以司馬瑋在禁軍中的影響力,現在手下都有些什麼人物,無論是龍是虎,他都想漲漲見識。
這個機會也不用他刻意去找,到了四月,司馬瑋就不請自來了。
中書省除了省中的官員外,每天還有四名宮衛輪值,宮中也有宿衛巡查。這天巡查的隊伍路過中書省的時候,始平王司馬瑋就趁勢闖到中書省內尋覓劉羨。
劉羨此時正在書閣裡翻文件,中書省儲存了魏晉以來的所有官方文件,其中包含有不少建安七子,乃至三曹的真跡。劉羨想找找看,有沒有當年曹操親手寫的《龜雖壽》原本。
這時候,突然就聽到門外有人喚他,回頭一看,就見司馬瑋信步闖了進來,笑道:“懷衝,你在這裡!”
而後非常理所當然道:“我這邊有個宴會,你跟我來一趟。”
劉羨出門一看滴漏,現在不是才剛巳時嗎?離午時還有整整一個時辰,宴會是不是太早了?
還有,今天貌似也不是什麼節日啊?怎麼突然就有宴席了?
劉羨一時非常疑惑,問司馬瑋道:“殿下,非去不可嗎?”
司馬瑋則道:“有什麼打緊?莫非你有什麼要緊事不成?”
這倒也是實話,劉羨身為著作郎,雖在中書省,但並不負責撰寫詔書,事情今天做明天做,倒也沒有什麼兩樣。但劉羨本來還想推辭一下,結果司馬瑋直接就拉著劉羨,去給華廙打了招呼,華廙竟也答應了。
劉羨就這樣被司馬瑋拉到了雲龍門。
雲龍門位於洛陽宮西北處,是由魏明帝曹叡營建的。門如其名,雲龍門的城樓處立有兩道石坊,石坊的正面與背面皆雕有青龍穿雲圖。
據說這是五十五年前曹叡執政時,郟之摩陂的水井中有青龍出現,曹叡親自帶百官去觀看,竟真的看見了青龍,一時間喜不自禁。先是令文臣吟詩作對,又令工匠畫圖雕刻,最後在洛陽宮中營建了這麼一座雲龍門。
而除去雲龍石坊外,雲龍門的城樓也較其餘城樓更加高大。
兩丈城門之上,四層飛簷高架,似乎一位巨人屹立大地之上,俯瞰渺小的人群。整座洛陽城,也只有金墉城旁的百尺樓與之等高。在雲龍門前的朱牆與樑柱上,還貼著當年曹魏重臣們賀見青龍的詩詞歌賦。
而宮中宿衛的軍舍,也設定在雲龍門的西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