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三十三章 追憶之姜維(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追憶之姜維(4k) (1 / 3)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張希妙的臉色愈發蒼白,她微微咳嗽,指了指枕邊的水壺:“闢疾,我口渴……”

劉羨如夢方醒,連忙起身取過水壺,倒了一杯水,而後坐到希妙身邊,一手扶起母親的背,一手將杯盞喂到母親嘴邊。看母親喝下後,他又幫母親緩緩躺下。

與冰冷的手掌不同,母親的背熱得發燙,這種炙熱讓劉羨聯想到燃燒,一種對自身生命的燃燒。

躺下來後,張希妙的咳嗽並沒有停止,而是緩了許久,臉上露出了不適的苦楚,劉羨關心道:“阿母,要不要歇一會?”

希妙搖搖頭,她說:“沒什麼大礙,你不用擔心。”

“可……”

“就算有大礙,歇一會兒就會好嗎?”

這話語頓令劉羨沉默了,他只能坐在榻前,用力握緊母親的手。

看劉羨面容上心碎的神情,張希妙笑了笑,伸手撫平了孩子的眉頭,輕聲說道:“自古無不死之人,不亡之國,你老師教過你吧。”

劉羨點點頭,那是學史前的最後一課。陳壽帶他遊覽古冢,告訴了他這句話,而他也從中領悟了人試圖超越不朽的偉大。可當母親病重時,他才意識到,這兩者並不能勸慰人的情緒,人還是會因此難過流淚。可現在他必須剋制自己流淚,因為他向母親證明,自己是一個如她所說般,堅強得能扛起負擔的人了。

希妙感覺得到這股努力,她非常欣慰,順著剛才的話題繼續道:“那你老師應該也教過你,故國因何而亡吧?”

“教過。”

“那你說一說。”

劉羨整理思緒,回憶那段時間陳壽的教導,以及留下來的書籍,緩緩說道:“老師說,蜀漢之亡,責任主要在大將軍姜維。他有兩大過失。”

“一過是他窮兵黷武,連年北伐。卻無有帥才,武功雖然勝過郭淮、陳泰,但卻不敵鄧艾,不僅無力進取,還慘敗段谷,折戟侯和。民生為之凋敝,國力為之窮耗。”

“二過是他懷有私心,明知朝野百官對他不滿,卻仍不願放權,私自領兵沓中,以致於漢中空虛,君臣相疑。這才使得有鍾會率兵滅蜀的機會。”

張希妙聽到這裡,一時有些恍惚,她喃喃道:“你老師是這麼說的?”

“是。”

“那闢疾,你是怎麼看的呢?”

劉羨沉吟片刻,說道:“阿母,以我之見,老師說的有些對,有些錯,至少在軍事上,過於苛責了。”

他頓了頓,見希妙露出鼓勵的眼神,便繼續往下道:“觀看史書,之所以有人貶斥姜維為窮兵黷武,無非是認為,小國若與大國為敵,小國可以虛以為蛇,以拖待變,待大國露出破綻,再一擊致命。這在歷史中有相當的事例可以借鑑,諸如武王伐紂,勾踐吞吳,樂毅破燕,都是如此。”

“可這並不適用於漢魏之爭。漢魏兩國乃是社稷之仇,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姜維視曹魏如仇讎,曹魏也一般無二,所以若不主動出擊,魏軍也會來進攻西川。後面北伐停止後,晉文帝便立刻籌劃伐蜀,便是明證。相比之下,與其戰於國境之內,不如禦敵於國門之外,這並不需要過多指責。”

“而姜維翻山越嶺,以小博大,往往以一敵三,雖然有段谷這樣的慘敗,但竟也有洮西這樣斬獲數萬的輝煌大捷,以致於曹魏一度打算放棄涼州,即使最後沒有成功,也不過是因為國力懸殊,還能如何要求呢?而縱觀姜維的幾次戰敗,無不是受制於兵力、糧草,只能追求速戰速決,這並非是他弱於鄧艾,不識進退,只是沒有別的辦法而已。”

等劉羨說完,張希妙沉默少頃,沒有評價劉羨的看法,而是繼續問道:“這麼說來,你是不認為大將軍窮兵黷武,但贊成他擅權奪柄,懷有私心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