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朱柏心中明白。
然而,他深知改革迫在眉睫,不成功,便成仁。
面對目前的局勢,除了要有堅定的意志,還得巧妙藉助外交手腕。
不久後,允炆告辭去安排細節,朱柏獨自留在文淵閣內。
窗外的竹林隨風輕輕搖晃,陽光透過樹葉灑落斑駁的光影。
朱柏的思緒不禁再次飄向了前方艱難而光明的道路。
“必須讓他們明白,這是為國家的長遠發展。”
他低聲自語,心中堅定,哪怕道路曲折,終究會迎來那夢寐以求的改革曙光。
他呼喚隨從,吩咐他們精心準備田獵的各個環節。
這不僅僅是一場活動,更是決定未來改革命運的重要一役。
在朱柏心中,一股無形的責任感牢牢紮根,他告訴自己,一定要以智慧和耐心迎接挑戰。
當天晚上,深邃的夜空繁星閃爍,朱柏獨自端坐在案前,仔細研究著對策。
那一刻,他意識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自己並不孤單——還有許多人願意同他一道,為改革貢獻心力。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文淵閣的屋頂,給這座古老的建築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朱柏早早便步入文淵閣,此時他的顧問允炆已經在等候,只見允炆正在翻閱幾卷竹簡,眉頭微皺。
“殿下,”
他抬起頭,神情中依舊透露出些許不安,“您有把握嗎?這次的活動是否能如願以償?”
朱柏微微一笑,充滿自信地拍拍允炆的肩膀。
“放心,允炆。田獵的細節我都安排妥當,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
他頓了一頓,“臣子們心裡的疙瘩,不是短時間能解開的。我們需要耐心,讓他們理解我們的苦心。”
允炆點頭,卻顯得有些焦慮。
“可是,有些官員的負面情緒很頑固,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時間不多了。”
“這我明白。”
朱柏眉宇間透出幾分堅定,“所以我請來了齊泰和黃子澄,要同他們商量對策。”
他說出兩人的名字時,語氣加重,顯得尤為慎重。
就在這時,齊泰和黃子澄一前一後走進閣中,見到朱柏,齊聲問候,“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