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瞧吧,這片大洋雖然廣袤,但它遲早是我們大明的疆土!”
“所以,就這麼倒進海里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讓這十三個鐵骨錚錚的好兄弟,替我們護航,保佑我們天晴氣爽!”
鄭和的這一番話,可謂是相當提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片海域他們早已經是事實的主人!
誰敢與大明水軍爭試鋒芒?
那簡直就是找死。
或許,當真是這十三位兄弟在天有靈,真就給了鄭和一行人十足十的幫助。
風助水勢,將鄭和的船隊,飛快朝著大明的領土推去。
乘坐在各艘軍艦之中,與鄭和的艦隊一同回大明的,還有東南亞各國的使節團。
多年以前,隋唐興盛之時,東南亞的各國使節團就曾經率眾出訪過這片神奇的土地。
當時,他們被天可汗冊封,並且獲得了御賜的印信和官袍。
這更是難能無雙的!
不少東南亞小國的國君,都將這印信和官袍視為最珍貴的禮物。
即便是遇到了什麼天災人禍,或者是朝綱禍亂,最終這一枚紐扣大小的印信,還有那官袍雖然早已經破舊了,卻也繼承了這些國君們的往昔榮光。
而此時!
鄭和以及其艦隊的出現,讓這些南亞的小國們,頓時心中激盪,再度聯想到了那位名為“天可汗”的偉大皇帝。
當然,盛唐距離現在的大明,已經過去許多年了。
時間這種東西,其實最是不值一提。
因此,這些南方諸島國的使節臣成員們,都開始紛紛提交出了他們的家底,將所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東西都給掏了出來。
珍珠、瑪瑙、珊瑚、香料……
當然了,這些東西在他們看來,可能的確是挺珍貴的。
但對於鄭和來說,那就當真只是糞土了。
即便是鄭和這種專司領兵作戰的水軍指揮使,其眼界之寬廣也遠非東南亞諸小國可能比擬的。
畢竟,大明國內,尤其是攝政王府邸之中,最不欠缺的便是這等“糞土”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這群使臣向他殷勤獻寶的時候,鄭和的表情才能如此平靜、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