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風格各有千秋,但處理事情的本質都是極好的。
尤其,攝政王的思維方式要更加活泛,不僵化,處置事情更加講究因地制宜,同時也給了處置者比較寬鬆的空間,可任由他們便宜形式。
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讓下層官員們保持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一個個都只知道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僵化迂腐的官吏。
也正是因為有攝政王的有意主導,大明官場上的風氣,變得十分活躍。
從朝廷到地方,從封疆大吏到九品芝麻官,每一個官吏都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
這才是之前考成法、一條鞭法這兩個法令推行以來,最大的收穫。
朝廷上的這些奏摺全部都處理完畢了。
諸位大臣心中都不由長舒了一口氣,感覺差不多可以退朝了。
正在這時候,朱柏卻是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突地開口說道:“值此所有人都在的機會,本王有些事情,要同諸位宣佈。”
初聽這話,在場的文武百官們都好奇抬頭,看向了攝政王朱柏。
他們心裡滿是疑竇,攝政王這是又要向大家宣讀什麼新鮮的法令,或者別的什麼東西麼?
很快,他們便看到了讓所有人都大為震驚的一幕。
一介長衫,只是白身的沈萬三,竟然公然出現在了大殿之上。
非但如此,攝政王朱柏還讓他親自上前聽封。
沈萬三,這個名字,也立即在百官的口耳之中互相傳遞。
原來,他便是當初激怒了陛下,而後降罪被抄了家產,盡數被流放去了百越之地的沈萬三!
但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此時他非但沒有死在百越的毒蟲瘴氣之中,反而是否極泰來,出現在了這大殿之上。
這已經很明顯了,他是要受攝政王封賞。
只是,不知道攝政王此行,究竟是打的什麼主意。
區區商賈之人,有什麼好重用的?
尤其,還是被陛下給下旨重罰的商賈。
一想到這兒,百官們都不著痕跡地悄悄抬頭看了眼陛下。
只見朱元璋端坐在龍臺之上,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而一雙眼睛也好似無瀾的古井一般,瞧不出個端倪來。
但……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陛下是有意讓沈萬三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