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縱橫家——是吧?”朱元璋扭頭對著兩位皇子說道,“咱是當真沒想到,他竟然能說得這麼好。”
太子朱標的神情凝重。
“要不是因為鬼谷子先生的這番言論,恐怕我們仍然會把儒家經典封為至尊,下次科考也會從這些古籍之中進行挑選……卻不想,倒是害苦了天下的莘莘學子啊。”
“真正百無一用的,並非是書生,而是儒家學說。”
朱柏自然而然地接著話茬說道。
“做學問,講求的是一個學以致用。要是不論肚子裡裝了多少學問,學到七老八十了,都不知道該如何活用學問,只知道一味掉書袋……那才當真是本末倒置,學東西學堵了。”
湘王朱柏的這番話,得到了太子朱標、父皇朱元璋的一致認可。
朱元璋將目光頭像鬼谷子,眼中多了一抹愛才之色。
“想不到啊,咱堂堂大明的開國皇帝,沒想到竟然還會被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漢武帝劉徹給戲耍了。”
“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咱看來啊,那董仲舒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在犯罪!”
原本,朱元璋還沒有這麼強烈的感受。
但此時,發現鬼谷子的影響力之大,學術之強後,便逐漸有了改觀。
更加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有如此真才實學之人,居然不能當朝為官,替朝廷、替大明、替天下百姓做出奉獻,反倒是因為儒家勢大,不得已之下,只能隱居了起來。
這事兒,怎麼看怎麼都覺得荒謬!
再聯想到儒家出身的那位大臣,給他呈上的那個奏摺。
他恨不得讓禁軍把那廝給拖出去,狠狠杖罰一頓。
於是,他更是愈發覺得,老十二當初在看完奏摺之後的深謀遠慮,尤其眼下所做的這樁事情,當真是極有道理、極有深意的!
於是,這月旦評的第一場辯論,便就此算是徹底落下帷幕了。
雖然方孝孺在期間進行了一番苦苦掙扎,但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在場眾人都是有眼睛有腦子的。
所以鬼谷子勝得理所當然、實至名歸!
這一場勝利來之不易啊!
更是意義非凡!
尤其是對趕赴應天府的諸子百家們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