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旌旗下方,有司常掌九旗之物,以為陛下依仗: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旃,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
軍鼓的聲音,也變得愈發激昂,悍卒們齊齊將手中長槍頓地,同聲高唱——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唯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敵寇兮,覓個封侯!”
以此《凱歌》,奏獻給坐在觀禮臺上的陛下、皇后。
軍容之齊整,軍威之盛大,可窺見大明軍武之強大。
朱元璋、馬皇后的身後左右兩側,正好便是太子朱標、湘王朱柏。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今日擂臺上的壓臺大戲,便是太子麾下成名已久的宿將藍玉,對陣湘王麾下名聲鵲起的新貴花木蘭。
這場比試,牽動了整個應天府乃至整個大明武人的心。
此時正在擂臺上酣戰的,是一身穿勁裝、俊美無儔的青年。
在他的對面,有一個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漢,此時正四仰八叉地躺在擂臺上,動也不動。
此人身份顯赫,並不比得一般人等。
他正是開國功臣馮國用之子、宋國公馮勝的侄兒馮誠,此時官至右軍都督府右都督。
硬要說,馮誠也算得上是戰功卓越,武力超群。
但在跟湘王麾下這位新貴交手,不足三個回合,便被一拳擂中胸膛,就此倒飛出去,摔在地上暈死了過去。
大夫立即上前,確認並無大礙之後,站在一旁的力士才趕緊七手八腳將他抬出了場外。
看臺上的大臣們頗有些坐不住了,壓低了聲音議論起來。
“這花將軍果然有些手段,竟然能擊敗馮小將軍,不愧是湘王麾下頭號戰將。”
“能統領指揮鐵浮屠,花將軍果然有些門道,馮小將軍輸得不冤。不過,他也只能到此為止了,畢竟下一場的對手,可是咱們大明三太保之一的無敵大將雌雄眼!”
“原來如此!那他的確是輸得不冤。可惜了,本以為花將軍還能走得更遠呢!卻是不曾想,他的運氣竟然如此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