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後。
朱元璋剛換下朝服,就又收到了一封來自北方的、十萬火急的八百里加急。
北方?
朱元璋的心裡猛一咯噔。
莫非是北方那群韃子,又不安分了?
不!
應該不可能,他們不是早就被殺破了膽子麼?
接連坑殺了他們八萬精銳,哪兒還有那麼多人馬,敢於同大明再起戰事呢?
強壓下心頭的不安,他立即抓起了信箋,拆開。
這封信是李文忠的親筆信。
在信中,李文忠詳細闡述了他在北地所看到的場景。
韃子已經被徹底殺退了,水草豐茂的草場都不敢有任何停留,一路向北。
斥候們繼續深入草原腹地。
最終,在斡難河以北,才發現了零星的韃子居住。
而更大規模的聚居,則在斡難河更加靠北的方向上。
根據斥候們的見聞可以推測,韃子在接連失手了元大都、元上都之後,一路被鐵浮屠驅趕、追殺。
不得已之下,只得繼續向北逃命。
路上,隨處可見暴斃的韃子。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去把劉伯溫、李善長、徐達請到御書房來。”
宦官不敢怠慢,立即匆匆追了出去。
好在朝會剛散,幾位大人還都沒走遠,於是很快就全給叫了回來。
三人不明所以,還以為是為了地方削權的事情,於是趕緊來到了御書房。
但當朱元璋將李文忠的親筆信,交由三人傳閱了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北方那邊竟然是又出了事情!
不過,還好是好事。
“韃子的大部分青壯,都被殺滅乾淨了,至少十年之內,他們是沒有足夠的青壯來維持戰事。”
“也就是說,咱大明至少多出來了十年的時間可以休養生息,讓老百姓們踏實種地。”
劉伯溫、李善長、徐達三人的臉上,都浮現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來。
“如此一來,北方的危機,算是暫時得到了緩解……我們的兵力,也可以著重部署到別的地方去了。”
“最近南邊那些蠻子還有些跳脫,正好有了餘力,可以給他們吃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