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射鵰後傳之雲夢江湖行> 第68章 佈政大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章 佈政大人 (2 / 3)

故而如今朝廷在四川的民政,以洪武十年升任四川布政使的朱守仁為首,軍備則以洪武十五年就任四川都指揮使的寧正為首。至於四川的鎮邊大將,乃是宋國公馮勝,便如鎮守北疆的魏國公徐達一般,替大明鎮守四邊疆界。只不過宋國公馮勝大多時候都在京師朱元璋身邊,隨時參與朝廷大政,留守成都的是馮勝的副將瞿能,寧正與其同歸宋國公馮勝管轄。

瞿能之父瞿通乃鳳陽衛指揮使,也是朱元璋的親信大將,通善長槍,號長槍千戶,累立戰功,卻在洪武十六年時不幸辭世,葬於瑤英山下(今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臥龍山東)。瞿能子承父業,接繼官爵,隨宋國公馮勝鎮守四川,乃是從二品的鎮邊大將。

這次朱文琅是奉旨來了解臘月二十三在成都府發生的滅門命案,因此進了城中,首先便找布政使衙門。

佈政衙門位於城南,遠遠便見到門口有兩個大石獅子,門樓上掛著兩個大燈籠,硃紅銅釘木門,比之巴縣的縣衙氣派得多,門楣上掛著一塊大匾,上書幾個大字“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門口還有兩個衙役打扮的差人,只是攏著袖不停地跺著腳。

朱文琅四人慢慢放馬過去,在大門外翻身下馬。朱文琅上前問道:“敢問這位大哥,這裡可是成都佈政衙門?”

那兩個衙役見來了生人,齊齊朝他們看去,其中一人甚是精幹,上前問道:“這裡正是四川布政司衙門,敢問幾位?”

“煩請通報一下你們布政使朱大人,就說朱文琅求見。”朱文琅見對方客客氣氣,心生好感,也客客氣氣地說。

“請公子稍待,小人這就去稟報。”說罷,其中一人便急匆匆地把硃紅大門推開一條縫閃了進去。

“這位差大哥人還真挺不錯的。”唐玥在後面讚道。

“呵呵,這位姑娘過獎了。我們老爺早有嚴命,對所有來客都須以禮相待,不可輕忽怠慢,不可盛氣欺人,否則重罰不饒。再說了,來這裡的都是達官顯貴,我們做下人的也確實得罪不起啊。”餘下一人一邊還跺著腳呵著手一邊笑著說。

幾人正說著話,只見嘩啦啦硃紅門大門洞開,一個官員率了三五十人齊齊湧出,那為首官員看見朱文琅幾人,一拱手,朗聲道:“四川布政使朱守仁恭迎欽差朱大人!”。後邊的官員則紛紛低頭躬身。(見本章史實貼片【朱守仁】)

門外仍然呆站著的那個差役聽到此話,“欽差!”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朱大人好,朱文琅冒昧拜訪,打擾朱大人了。”朱文琅上前一步,亦是拱手致禮。四川布政使乃是朝廷正二品的封疆大吏,朱文琅不過就是個錦衣衛千戶,比之朱守仁差了好幾級,朱守仁如此大張旗鼓地出門迎接,已是相當客氣,不過是看在自己有欽差的名號,但如果朱文琅不將聖旨取出,他是無需下跪迎接的。

“下官不敢,欽差大人前來,下官未曾遠迎,望欽差大人恕罪。”

“朱大人不用多禮,朱文琅來得匆忙,和朱大人無干。朱大人請。這位差大哥也快快請起。”朱文琅一邊虛扶一下差役,一邊將手一讓。

唐玥是第一次見著地方官員迎欽差的場面,雖知朱文琅是個什麼欽差,但畢竟沒見過這等場面,也不知道這欽差到底能有多大的排場臉面,反正在她眼中朱文琅不過是個可恨的小無賴而已,至於欽差不欽差,和她實在是沒有任何關係。此時見著一個穿著官員服飾的人居然恭恭敬敬地拜倒在這臭小子面前,高呼迎接欽差大人,震愕之餘,也實在是覺得怪異彆扭,只是呆呆地站在後面看著。唐佩兒雖對朱文琅並無嫌惡的感覺,但身為下人,也知有些場合是不能亂說亂動的,此時更是在後面牽著馬靜觀而已。

朱守仁前頭帶路,隨行各員紛紛側身讓開,任朱文琅和朱守仁一前一後朝內走去。早有差役上來接過上官靈等人手中韁繩。

上官靈、唐玥等四人也知此等官場場面,不宜多說話,只緊隨著眾人進了布政使衙門,倒是麗娜滿臉好奇地四下張望。

賓主在正堂中坐定,布政使朱守仁首先開口道:“朱大人到此之前,本官已接到何文燦何大人書信,說朱大人奉聖上欽命,可能會來成都查問此案。此案由布政使衙門的左參政鄭如宗鄭大人主辦,下官早已知會鄭大人,此案有關案卷都已準備齊備,現場已派兵丁看守,被害張家屍首也停放在仵作房內待勘,目擊鄉民收押在牢內,專候欽差大人提審,諸事均已齊備。方才下官已派人知會鄭大人,大約再過盞茶工夫便應可過來。”

“朱大人辦事果然幹練,朱某佩服。只不知朱大人能否略略說說對此案有何高見?”看這布政使朱守仁不過是在差役進門稟報,自己出門迎接朱文琅的這麼一小會便已將諸事安排妥當,怪不得能邀聖眷得封封疆大吏,治理川蜀一省,不愧為一方能吏,朱文琅歎服道。

“實不敢當欽差大人‘高見’二字。僅就本官所知,此乃一樁滅門大案。張家乃是成都西邊的嘉定府治下,邛縣縣境的一戶人家,家道殷實,已傳有十餘代,數百年之久,乃是當地望族,祖上在唐宋年間曾出仕,在朝廷任二品大員。前元朝避禍,隱居鄉野不出,樂善好施,乃是當地名望縉紳,少與鄉鄰爭執,卻不料遭滅門橫禍,全家五十三口無一倖免,盡遭誅戮,斷首斷足,死狀奇慘,還有女眷慘遭賊人強暴。賊人本還想焚屋滅跡,為鄉鄰發覺,群起滅火,遂落荒而逃。我川中史上從未出過如此大案血案,朝廷震驚。至於命案具體細節,皆是鄭大人經手,因此本官也並不十分清楚。稍待鄭大人前來,欽差大人一問便可詳知端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