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還說若是有人真的站了起來,如一盞燈給寧人指引一個方向,寧人直起了腰恐怕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也是所有國家都不容小覷的力量!
而他,則是先生所認為的最好的人選。
可惜,他是寧人而非越人。
他對寧國的那些學子們說,說他希望他們能保持而今這樣的心境,面對不公敢於直言、面對強權敢於反抗,面對弱小有憐憫之心,面對黑暗……有不屈抗爭之勇氣!
他還說……人,終究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那晚他說了許多,偏偏自己都記在了腦子裡。
那晚,他孤身一人迎戰吳國十六才子!
他似乎知道那是一場不公平的詩會,他以赴死之心而行。
舉步間卻有萬丈豪情!
他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先生說,這便是寧人之脊樑!
一個人的脊樑挺直了,便極有可能讓整個民族的脊樑都挺直了。
對於寧國許是好事,對於越國……許是壞事!
能壞到哪裡去呢?
寧人並不尚武,縱觀歷史,他們似乎秉持一個道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甯越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同源,為何不能締結世代友好呢?
少女的眼愈發的亮了。
但亮了數息之後,卻又漸漸熄滅。
趙晗月垂頭。
李辰安活著的訊息早已傳入了吳國。
聽到這個訊息的她,當然是無比歡喜的。
但父皇對這個訊息卻很不喜!
因為隨著這個訊息傳來的,便是李辰安回到寧國之後,將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