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鏡頭,黎銘開始拆卸鋼琴。
“冷靜點,不要慌,她一點也沒懷疑你,你的表現非常自然,都能拿奧斯卡了。”
黎銘的內心獨白響起,
“沙發上的那個女孩是誰?她的朋友嗎?她家好像沒有男人,怎麼能給我找出衣服?嗯,她應該是在給我找女士西裝……她怎麼還沒拿過來?”
“不對,我為什麼要怕她?她只是一個女孩……不,她不是普通的女孩,她是一個舞蹈演員,她的身手很矯捷,肌肉也一定很發達……她會在你反抗的那一瞬間,指甲刺破你的喉嚨!”
“彆著急,她是舞蹈演員,應該很少中性的衣服,她需要點時間尋找……而且你演得這麼好,她肯定不會殺你……你穿好衣服,然後把鋼琴裡的那枚破戒指找到就走,這樣不是很好嗎?”
“可笑,你還真是色迷心竅,竟然會想著對一個殺人犯表白?”
“希望她記得把我口袋裡的東西拿出來……我的記事本!”
“我靠,我的記事本就放在口袋裡面啊!一個盲人要記事本能做什麼?!”
這段內心旁邊足足有一分多鐘,期間全靠蘇小凡的表情變化來支撐起畫面,
他的眼睛看似沒什麼太大的波瀾,只有一些細微的轉動,
但瞳孔恰到好處的放空和聚焦,再加上臉部肌肉一些細微的動作,以及肉眼可見的速度冒出的汗水……
正好對應了人物內心的旁邊。
如果之前蘇小凡的表演,給人感覺只是及格的話,那這個鏡頭過後,至少能升到良好了。
當然,只透過畫面還遠遠不夠,電影是畫面和聲音結合的藝術。
聲音方面,最重要的肯定是旁白了,
這段旁邊,是蘇小凡錄了二十多遍,然後在每一條的錄音中,精挑細選後剪輯組合出來的,
整段旁白的感覺偏向沉穩,但在這沉穩之下,又明顯可以感覺到偶爾帶著的幾分顫音,
最後想起自己記事本時,那種氣急敗壞的情緒,也表現得恰到好處。
在背景音樂方面,董佳彤幫忙找來的配音師,選用了一段整體偏向安靜,偶爾無規律地響起一道音符的音樂,
這是在用無規律的音律,加強那種對未知的恐懼感。
這時候,腳步聲響了起。
緊張的氣氛頓時被推到頂峰……
“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