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正堂內,眾人吃過僕人送來的糕點及茶水,短暫休息後,蘇老道繼續給蘇大海他們講羅仙師的故事。
巴蜀之地,其雄、險、幽、秀聞名,為天府之國,其中有許多仙山、廟觀。九宮廟就位於長江邊的懸崖之上,由東自西,分上、中、下依山而建。
大唐先天元年八月的某天夜裡,九宮廟上空天降一道超強的天引力,形如五彩斑斕的超大光球劃破天際,快如流星,瞬間悄無聲息地射入廟內一間屋子消失不見。
屋內地上一個滿頭白髮的道士,盤膝坐在蒲團之上,閉目運功修煉。當道士感應天引力到來,睜開雙目,迅速起身,定睛一看,大光球懸空一米開外。
突如其來的異象,竟然讓道士做出一邊磕頭,一邊跪拜,慌亂地喊道:“弟子羅公遠,恭迎尊神,不知上天哪位尊神蒞臨寒舍,弟子罪過,未能及時恭迎,請贖罪。”
眼前的大光球漸漸地收斂光芒氣息,幻化成一個人形,那是半透明狀的虛體。這時虛體用意念跟羅公遠交流道:“羅公遠,我乃你祖師太上老君是也,你師承正一道,你的師祖正一真人是我徒弟,你就是我的徒子徒孫,徒孫羅公遠快起身、無需多禮,你年方几何?哪裡人士?”
羅公遠起身後回答道:“回師祖神尊的話,弟子今年九十四歲,彭州九攏山人士。”
“徒孫羅公遠,你修為如何?” 太上老君問道。
“回師祖神尊的話,弟子築丹遲遲未到火候,距離再提升境界還有些時日。” 羅公遠恭敬地回答道。
“你修為進展有些緩慢,不夠不要緊,本神尊這次下凡可以賜你大機緣,你只需幫本神尊完成一個任務即可,如何?”
“回師祖神尊的話,師祖神尊您儘管吩咐就是,只要弟子有能力,定不負師祖神尊的期望,弟子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羅公遠信誓旦旦回答道。
太上老君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試探道:“本神尊這次私下凡間,分出兩縷神識依託在神牒之物上,灌輸五成天之力驅使,為的是這世間眾生免於生靈塗炭而來,大唐在不久的將來,恐遭國運變故,本神尊要你指引剛登基的唐玄宗李隆基皇帝,引渡他走正道,免得誤入歧途,點化他的仙緣之路。世間之事瞬息萬變,在這期間,你如果沾染世間因果,都是你一人所為,還需你自個承擔,你可想清楚是否願意接受這一切?”
“回師祖神尊的話,弟子不用想,一定盡我所能,誓死完成師祖神尊的使命,請師祖神尊放心。”羅公遠堅定地回答。
太上老君聽到羅公遠下定決心的話後,瞧那半透明的虛臉詭異地笑了笑,語氣平和的說道:“天機不可洩露,你知我知,不可第三人知,違者必遭天譴,其中的厲害你要明白。”
“回師祖神尊的話,弟子明白。”羅公遠回答道。
太上老君這時悄悄地給羅公遠交待此次任務,說道:“到時你只需......”
待到太上老君交待完任務後,讓羅公遠拿出一張金色符籙,三張黃色符籙,太上老君把四成天之力(人間稱天引力),用神通各分出一成天之力,轉移灌輸進這四張空白符籙之中,成功灌輸匯入,屋內瞬間金光乍現,每張符籙佈滿金色的紋理圖案。羅公遠獲得太上老君賜予四道神品符籙,分別是三道黃色符籙,有一道驅龍降雨符、一道隱身符、一道幻術符,一道傳說中的護丹安神金色符。
一縷太上老君的神識進入羅公遠腦海靈識內,傳授羅公遠一部《天真皇人九仙經》攻法。
太上老君進入羅公遠腦海的那縷神識,在傳授完功法後,自行抹去太上老君神識意識,為的是讓羅公遠吸收消化。太上老君此舉,可徹底消除羅公遠日後帶來因果承負影響。
太上老君做完這一切,虛體淡薄無比,漸漸地轉化為一個小光球,小光點帶著僅有一縷神識,用一成天引力能量驅動著返回天宮。
不久羅公遠選擇閉關,專心修煉太上老君傳授的《天真皇人九仙經》功法,日後徹底吸收消化太上老君留下那縷神識,羅公遠相信自己一定能築丹成功。
開元二年春末,旱象初起,南山道大部分地區滴雨未降,遍野顆粒無收,數以千計的饑民,在田野上搜尋草根和樹皮充飢。
鄂州的官府邀請道僧們設壇祈雨,並率士紳及教徒百餘人,三跪九叩,焚燒祈雨文書,當地人們聞信此事,也紛紛加入虔誠地禱告隊伍中來。
如此進行三日,依舊未求到雨。
到了四日,現場出現一個面容只有十六七歲的少年,無所事事,這邊走走,那邊看看。
瞎逛的少年,此時不知從哪裡抱來一捆乾草垛,朝著遠離法壇高臺的走去,到了一棵大樹底下,停下腳步,草垛一扔地上,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自娛自樂地捆綁起乾草來,很快這些乾草被他紮成了一個草人。
只見少年就地打坐,從懷中取出一道黃色的符紙,右手掐訣,口中唸唸有詞,左手拿符一陣揮舞,彷彿符有千斤重似的,要不怎會額頭佈滿了細細密密的汗珠。
隨著少年手中速度加快,嘴中唸唸有詞之聲變成南音咒:“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少年南音咒唸完,右手掐訣已結成,左手持黃符朝草人方向一指,呼道:“法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