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我成了靈寶> 第一九六章兩界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九六章兩界成 (1 / 2)

主世界中,大禹王建立大夏王朝,一直持續了一千二百年,才將武道體系徹底確立。

而在大夏曆三百年時,大禹王在武道上的成就,終於超越了軒轅黃帝境界,並在心融天地,立地成聖的那一刻,發現了主世界蘊藏的隱患龍脈退化。

於是,為了解決那處隱患,大禹王收天下之銅,鑄就了人道至寶九州鼎,佈置九鼎聚靈大陣,以人道氣運接引天地人三才之力,鎮壓蘊養神州龍脈。

但沒想到的是,九鼎聚靈大陣內部竟然形成陣法世界,併吞噬複製了部分主世界的世界本源,讓陣法空間煉假成真,化作一方新生的世界胚胎。

發現這一點後,大禹王欣喜的同時,更是用大法力為世界胚胎接引天外混沌之氣,以之孕育開闢了一方小千千世界。

由於這方小千世界的大部分本源來自主世界,所以等到小千世界徹底成型穩定的那一刻,世界本源就自主的與主世界相連,化作猶如大千世界才能夠孕育而出的洞天世界九鼎界。

同時,由於世界新生,且勾連主世界龍脈的關係,九鼎界中的天地元氣更加濃郁活波,適合武道修行,只是天地法則上無法與主世界相比。

等大禹王將九鼎界徹底穩固後,才走出九鼎大陣。

可這時,經過千年發展的大夏,已經開始盛極而衰,固化的階級和武道宗門,成為阻礙主世界人道文明發展的攔路虎。

為了完善主世界的人道文明,大禹王思索了片刻後,就做出了決定。

之後短短的十年時間,在大禹王的武力鎮壓下,大夏諸多武道宗門,各大宗族部落,以及整個皇族勢力,全都被大禹王送入了新生的九鼎界中繁衍生息。

而後,因為大禹王和大夏皇族,宗門等各大勢力的消失,直接讓主世界武道文明出現斷層的同時,也讓大夏王朝無力鎮壓天下,主世界再次進入了朝代更替的動亂時代。

而在大禹王開闢九鼎世界時,深處孕育天地神魔秘境中,先天神魔胚胎內的林道,依舊陷入接收和參悟傳承資訊之中。

而他道體消散後,剩餘的本源精血,則在神魔本源的淬鍊下,再次蛻變,相互吞噬後,凝成化作九粒蘊含著神魔本源的精血,並在吞噬所有的神魔本源後,化作了神魔胚胎。

而在這個過程中,林道的先天靈魂,以及殘留下來,被混沌之氣和造化之力淬鍊後的蛻變為混沌世界的體內世界,直接融入了神魔胚胎之中的本源道基,讓其再次發生蛻變。

至於林道的伴生先天異寶紀元錄,則依舊懸浮在神魔胚胎上方,藉助先天神魔胚胎的造化玄奇,在銘刻著主世界的天地法則蛻變成長的同時,還不斷的接引轉化著虛空中的混沌之氣,用本體淬鍊過濾後,為化作更加溫和,可成為神魔胚胎成長壯大養料的混沌元氣。

而包裹孕育先天神魔胚胎的造化青蓮,也在這個過程中,沾染了林道的本源之力,成為了林道的伴生靈根。

等到林道從參悟傳承中將,被天地煞氣驚醒的時候,正好是主世界再次出現朝代更替,周武王伐商的那段時間。

而此刻,商朝已經建立了六百年的時間,更是在大夏殘留的武道體系上,再次推陳出新,進一步完善了武道體系。

可惜的是,九鼎大陣鎮壓的龍脈還沒穩定,就再次因為大量武者吞吐天地元氣,導致天地法則出現動盪,大商上下開始不斷頻發天災人禍。

也在那個時候,得到天皇伏羲先天八卦傳承的姬昌,因為實力不足的關係,創出了普通人都能占卜測算的《易經》,並因此明悟了天地大變的前因後果。

為了穩固主世界天地,姬昌以自身壽元占卜,得出需要透過生靈血祭,才能使得神州龍脈完成最終蛻變,徹底穩固主世界天地法則。

再三測算之後,發現只有這一個辦法的姬昌,獨自暗中面見了商紂王殷壽,將自己占卜的結果告知。

雄才大略,心繫人族的商紂王聽後,先是臉色大變,想要將姬昌暗中處決,掩蓋這令人驚愫的天地大秘。

因為,他知道,若是這個卜算結果傳出去後,整個大商必將葬送在大亂之中。

可為了人族能夠繁衍,最終紂王與姬昌暗中秘議,搞出了一出“鳳鳴岐山,武周當興”的改朝換代的大幕,並藉助雙方攻伐之機,完成了血祭神州龍脈。

當然,在完成血祭之後,武王姬發對於殘餘的商朝豪傑與皇室,並沒有趕盡殺絕。

而是在龍脈動盪時,再次以大禹王留下的法門,激發了九鼎大陣的力量,開啟九鼎界時空大門時,讓紂王帶領著商朝遺民,也進入了九鼎界中繁衍生息。

之後,為了保障神州龍脈徹底穩固,自周朝建立之後,雖沒壓制武道發展,但官方卻大力宣揚文道傳承。

從而,導致了東周末年,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聖人迭出的時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