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我成了靈寶> 第一六二章一統天下之再見祝玉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六二章一統天下之再見祝玉妍 (1 / 3)

這個事,白清兒倒是知道。

聽到林道詢問,就開口說道:“和氏璽已經不在慈航靜齋。據聖教內得到的訊息,那和氏璽已經由四大神僧親自護送,現在已經放在了城外的淨念禪院之中。”

聽到白清兒的回答,林道心中默默的說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時,林道已經無比確信,自己先前感受到的能量波動,就是和氏璽散發出來的。

此時,林道也不由得想起和氏璽的傳說。

據史冊記載,當年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見一隻美麗的鳳凰於一塊青石上。

想起‘鳳凰不落無寶地’,斷定這青石必是寶物,於是獻給楚厲王,豈知楚廷的玉石匠均指卞和獻的乃是凡石,楚王一怒下斬去他的左足,趕走了他。

卞和心中不忿,待武王繼位,再去獻寶,今趟則再拾斬下右足。

到武王的兒子文王登位,聞知此事,才把青石抬回宮裡,命工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從中得了一塊光潤無瑕、晶瑩光潔的不世奇寶,為了紀念卞和,故稱為之和氏壁。

而林道去年與宋缺說起和氏璽時,宋缺則告知林道,和氏璽中存有大秘。

而透過史書

上的故事,也能夠看出和氏璧的不凡之處。

畢竟,若真只是一般玉石,楚廷的玉石匠不可能不曉得,致誤以為是普通石頭,且自古以來荊山地區從未發現過玉石,可知和氏璧實乃不同於一般玉石的另一種瑰寶,亦正因這種奇寶當時是第一次被發現,所以任何人都不認識。

這還不算什麼,當和氏璧後來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想要經由玉石匠鐫刻璧上,卻足足花費了兩年時間,才將其雕琢出來。

於是,自秦之後,和氏璧遂成了和氏璽。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嬰就把和氏壁獻與劉邦,劉邦稱之為‘國璽’,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國失國的象徵。

後來王莽意圖篡位,派弟王舜往長樂宮向孝元太后索璧,給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真金鑲補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體金角’的雅名。

但,這也第一次顯現出和氏璽的異常之處。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奇異之處,那就只有歷代執掌過和氏璽的帝王,或碰觸、接近過和氏璽的臣子知道了。

且在傳到漢末的漢少帝,和氏壁又失去了。

一直到三國時,長河太守孫堅在洛陽城巡邏,忽見一口水井光芒四射,命人打撈,起出一宮嬪屍身,頸系紅匣,開啟一看,正是和氏璧,到孫堅戰死,和氏璧輾轉落在曹操手上,才被傳了下來。

等到隋滅南陳,楊堅遍搜陳宮,卻找不到陳主所藏的和氏璧,使得楊堅,引為平生憾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