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十兩銀子,只能在傳法閣待上一個月的時間。期間,修行所需的各種輔藥和一日三餐,都由傳法閣負責。且還有一次,真氣走穴的機遇。
因此,對於武功修行非常陌生的楊軍來說,花費十兩銀子進入傳法閣,學會那些武道常識,修行禁忌,以及讓所修功法入門,是非常必要的。
時間,在一天一天的過去,楊軍猶如海綿般,吸收著一切與武道修行相關的知識。這些知識讓他從武學小白,慢慢的走進了武道修行的殿堂。
血殺十式總共十招,每招都有九個變化,看似繁瑣,卻包含了刀法修行的每一個基礎動作。
因此,進入傳法閣的楊軍,開始不要命的學習著各種知識,參悟著血殺經和血殺十式。
每天十二個時辰,除了每天兩個時辰用來睡覺,早中晚各半個時辰用來修行內功外,就是學習各種武道常識,修行基礎刀法,學習血殺十式的招式套路。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第二十三天,楊軍修行的血殺經終於入門,感知到丹田中的內氣。
然後,楊軍申請了那唯一的一次真氣走穴。藉助教習的真氣,終於將血殺經完成了九次周天搬運,將功法的行功路線,深深的記在腦海之中。
而後,楊軍開始嘗試著使出血殺十式的完整招式套路,感受其與基礎刀法的之間的不同。
每次練習完套路之中,將積攢的疑惑尋找教習解答後庫,都會對血殺十式多一分理解。
但直到一個月傳法閣待滿時,楊軍也只是將血殺十式的分解招式練熟,還是無法快速的將整套刀法使出來。
不過,楊軍也不打算繼續耗在傳法閣中。經過教習的講解,楊軍已經明白自己現在的主要問題,還是根基太過淺薄,身體筋骨也沒有錘鍊到位,才無法完成其中那些技巧過高的動作。
所以,在花了五兩銀子,從教習那裡學到一門鍛體功後,楊軍就離開了傳法閣,回到了楊家莊。
回到楊家莊的楊軍,沒有急著去那個山峪,將那裡的荒地開墾出來,成為屬於楊家世代相傳的永業田。
而是先找到族老,將自家在楊家莊的那幾畝薄田轉讓給其他族人耕種後,就再次來到華陰縣城的馬市,花了一百貫五銖錢,買了一公一母兩頭黃牛,並在衙門備案之後,才牽回楊家莊。
在大隋朝,雖然不禁止耕牛買賣,但卻禁制無故宰殺,且必須向衙門報備才能進行交易。否則,宰牛者被發現,就會判刑充軍,私下交易耕牛者,被發現之後,耕牛沒收,歸於朝廷。
而因為技術不成熟,以及烹飪不達標的關係,豬肉總是帶著一股難以去除的騷臭味,難以下嚥。
因此,在大隋的主要肉食,地主和勳貴們,還是以羊肉為主。而那些裹腹都有些困難的黎民百姓,除了節假時,會割些羊肉嚐嚐鮮之外,平常根本不怎麼吃肉。
這也導致,普通百姓中,十個人裡,九個人都有夜盲症。也導致,每到夜晚,大家就早早的回家上床睡覺。
原本,楊軍也有夜盲症,但自從在傳法閣待了一個月後,經過那裡豐富的吃食,以及修行內家功法的原因,回到莊裡的他,才發現自己已經能夠在夜裡看清近處的景色了。
花了五天時間,處理完楊家莊事宜的楊軍,花錢僱傭了莊裡專門進行營造的楊二伯和族中十幾個青壯,帶著自己準備好的物資,走向自己永業田所在的山峪。
因為物質太多,以及道路難行的關係。早晨出發的眾人,來到拿出山峪時,以及過了晌午。
在眾人準備吃食的時候,楊軍一個人進入山峪,第一次認真的探查起山峪內的地形。
整個山峪內部,並沒有多少高大的樹木,除了灌木叢和荒草外,還發現了五棵野柿子樹和三棵野桃樹。
此時,這些樹上,因為季節的原因,桃樹上只剩下寥寥無幾的幾個毛桃。但五棵柿子樹上,一片嬰兒拳頭大,紅彤彤的柿子掛滿了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