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坐穩龍椅?
所以啊,南朝的覆滅,除了北朝強大外,也有自身的原因。
穆琇雖然有起碼的政治素養,卻還是更著眼於自己關注的領域。
他不會因為一個糧草問題就上升到「陳靖不堪為帝」的高度。
他更在乎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朝廷也沒有糧食!但江南計程車族、鄉紳們有啊!」
穆琇沒有去過建康,但他的先生是顧繹。
顧繹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師,不止傳授穆琇書本上的知識,還會交給他許多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等等更為實用的常識。
在顧繹口中,穆琇瞭解到了天下的廣闊,也知道了建康的錦繡富貴、奢靡荒誕。
再者,在北朝,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朝廷沒錢沒糧,但權貴和士紳們卻個個富得流油。
穆琇瞭解這些,也就有了結局問題的辦法。
「他們早就垂涎顧氏的海鹽,只是顧氏本就是豪族,自己就可以獨佔海鹽生意。」
「頂多就是分潤一些給嶺南的豪族和顧氏的幾個姻親家族——」
但,建康的世家,依然有更多的無法分到海鹽這杯羹。
不,確切來說,是「物美平價」的海鹽。
各大家族在沿海,其實也有鹽場。
只是他們採取的還是最原始的煮鹽法,費人工、費鐵鍋還費木材。
海鹽的成本高,價格也就高。
顧氏呢,卻弄出了品質更好、價格更低的上等海鹽。
「配方!顧氏一定有製鹽的配方!」
「……配方不可得,那也要得到更多的平價鹽!」
各大家族清楚配方的價值,直到自己想要謀奪配方的想法,根本就無法實現。
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儘量多的得到平價海鹽。
做不了第一手的生產商,做個二道販子,也能賺取暴利呢。
穆琇摸準了眾世家的想法,精準投放,丟下了魚餌——
「各大家族門下的鹽商,只要能夠將糧食送到江邊的軍營,就能在顧氏商行兌換同等數量的鹽!」
「當然,我們的鹽運到江南還需要時間,無法交付現貨,那就先給個憑證。」
而這個憑證,就是「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