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工坊裡吵吵鬧鬧的時候,易宵寒剛下朝。
前腳剛走至宮門外,小太監的聲音便在身後響起。
“王爺,王爺請留步!”
小太監低眉含笑,匆匆上前,“太后娘娘說,王爺下朝後還請去一趟永壽宮。”
看了眼前方等著他的幾個大臣,一個個雙手插在袖子裡,脖子勾勾伸著,眼神像是要吞了他似的,易宵寒知道那些老頑固要說什麼,想都沒想轉身就往永壽宮走去,“冷三,你先回去。”
“是,王爺。”
“小寒快來,嬤嬤剛做的杏仁露,熱乎的,快來嘗一嘗。”
踏進永壽宮,易宵寒便見著太后與皇上皇后圍坐在一起用膳。
“皇兄,皇嫂。”
易宵寒行上一禮,衣袍一掀便上前坐下。
“你這小子,跑得還挺快。”皇上也是一下朝就趕了過來,餓的不行,端起面前的杏仁露一飲而盡。
“皇上慢些喝,小心嗆著。”皇后搖頭失笑,伸手用繡帕替皇上擦了擦嘴。
都說皇家薄情,但對於大寧王朝來說,皇上與易宵寒是嫡親的同胞兄弟,加上易宵寒對於那王位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若不是先皇之命,易宵寒早就浪蕩江湖,做逍遙王爺去了。因此,二人私下的關係,向來都如小時候一般要好。
“聽說,你那小王妃開始做生意了?挺好,女娃娃還怪厲害。”太后眉眼慈祥,看著易宵寒,滿是好奇。
“小寒,本宮就想問問你,什麼時候能將你那小王妃帶來給本宮瞧瞧,這些年別說是大臣家的女兒,便是縣主郡主,你也是從未正眼看過,本宮還真挺想知道,你那小王妃是何方神聖,能拿得下你。你且放一百個心,本宮又不會吃了她!”
易宵寒飲下杏仁露,胃中一暖,連帶著,心口都是暖的。
這般感覺,倒是突然想起,那日醉酒後,小丫頭一頭撞在他胸膛裡的模樣。
“兒臣明白了。”易宵寒擦了擦嘴,起身行禮,“若無其他事,那兒臣就先退下了。”
“這小子。”皇上搖了搖頭,“多說一句話是會死嗎,天天這般清冷,真不知人姑娘怎麼會看得上他!”
“好了,小寒素來如此,皇上又不是不知道。”皇后輕嗔,“對了,前兩日收到依依那孩子的信,說是近日要回京城了,臣妾看這丫頭定是知道小寒訂了親,這才匆匆趕回來了。”
“嘖,那你可別讓她再來求朕了。”一想到駱依依動不動就求他賜婚,皇上頭都大了。
“唉,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依依這孩子啊,就是太倔了。”太后搖搖頭,好在易宵寒現在有了歸宿,反正她是不擔心了。往後見了先皇,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
一品繡坊內,元璃正被一群繡娘圍的嚴嚴實實的。
前兩日她們只聽說元璃是個不懂刺繡的草包,如今看到元璃拿出的這些畫紙,還有那些從未見過的走針之計,再無人敢嘲弄半句了。
“新東家,你說的布偶,是這樣的嗎?”花蓮素來手快,在眾人握著元璃東問西問的時候,便按照元璃圖紙上所畫內容,用手邊的碎布做了一個出來。
“哇!這也太好看了吧!新東家它叫什麼呀?”說話的是一個年紀偏小的繡娘,見到花蓮手上拿的長著小小翅膀的又大又黃的弓蕉,弓蕉上還長著兩個圓溜溜的大眼睛,她看得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