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是少年與惡龍相愛相殺,公主的歸屬不再重要。
————————————
值得注意的是,萬一惡龍不惡反而向善呢?
如果少年是老漢呢?
假如公主是個醜八怪,甚至連身份都是假的,她其實是乞丐呢?
那故事就又有了新的展開,今後他人再去講述的時候,就必須要加諸如“說來話長”這類的水詞了。
總之,少年、公主、惡龍、還有早被淡忘的騎士,隨便排列組合,就是新的故事。
————————————
林北光曾經跟他們幾個聊天時說過,他聽聞最美的故事,是公主已經死去,而屠龍的少年還在燃燒。
您瞧,又是一個故事,加了生離與死別這倆要素,基調立馬就變了。
而接下來要討論的,或許就不單純是故事了,而是由之引申出來的思考和想象。
今天,林掌櫃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訴他們,那些立志屠龍的少年,大部分都是死在了路上。
僥倖活下來的人也沒能見到公主,甚至有些可能被龍圈養馴化了。
這些都是狹義上的理解。
————————————
把思緒再放寬一點上,少年與龍的故事可能是這樣的:
少年學會了一身屠龍術,可最後找遍世界沒能找到一條惡龍。
於是他成了世人眼中的平庸之輩,碌碌無為、蹉跎歲月。
這個故事結局不算圓滿,自然就難以被聽眾看客們接受,於是就引起了討論。
有人重設了結局:在少年學會屠龍術之前,世間原本沒有惡龍,之後就有了。
至於這條龍是少年變得還是憑空誕生的,誰也說不準。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龍是因為少年存在而存在的。
無論結局是少年殺死了龍或者被龍殺死,至少這頭被少年盼出來的龍能證明屠龍術是真的,那個少年向天下人證明他的所學是真實的,他值得被世人需要。
可問題是,會屠龍術的少年就他一個,後面出來的龍就可能只有一隻,他還會屠龍嗎?
屠龍術變成了傷龍術,個人利益與天下利益,很多時候都經不起考量。
————————————
再把問題想得遠一些。
少年是追夢人,龍是追夢人階段性的嚮往,包括孩童、少年、青壯、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