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李如初回憶錄> 澳宋:揚帆起航 第二十二章 破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澳宋:揚帆起航 第二十二章 破譯 (1 / 2)

午飯後,我們五人就已散開。

雖然那封寫滿數字的信件讓我們起了疑心,但畢竟沒有任何線索去解開信件的秘密,單單這封來歷異常的信也不可能讓警察局投入力量去調查。因此我們就把它放了下來,決定不去理會它,說不定真的是什麼惡作劇呢?

但我心中還是有些陰霾,便在吃完飯後拿走了那封信,放在挎包裡。

此時是下午三點多,我正在街道上快步走著。

王林他們三人去買東西,齊明理卻是個有品位的人,自己跑去戲院看戲,好像是唐伯虎點秋香還是什麼。我閒得無聊,就獨自上街逛逛,反正只要在傍晚7點前回到港口就行。

厲門已接近赤道,夏季的天氣說變就變。中午還是豔陽高照熱得狗都吐舌頭,現在卻颳起涼風,濃重的烏雲遮蔽天空,閃電也在翻滾的雲層中閃爍。

街上的樹葉被吹得嘩嘩作響,細小的沙塵也飛了起來。我擔憂暴雨忽然下起來,自己又沒帶傘,便決定找個地方避雨。

我記得前世看過一個說法。在縣城裡開店,只要在晚上時的燈光最亮,就能吸引到最多的客人。其中原因大概是縣城路燈不足,人們更傾向於接近自身光線充裕的店鋪。

厲門人口和前世的普通縣城多不少,但此時陰雲密佈,光線暗淡,也比較符合我聽說過的情況。

街道上最亮的是一家新華書店,明亮的油燈擺在門口的櫃檯上。在漫無目的地尋找中,我很自然地被吸引過去。

門前等候避雨的人倒是不多。我徑直走進去,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隨手從走道旁的架子上取下一份今天的《人民日報》翻看。

於是我忽然,腦子裡像閃過一道閃電一般,雙眼被報紙頭版的日期死死吸引。

我似乎明白那封信到底是依靠什麼來破譯了。

如果真的像我想的那樣的話,結合已知的資訊,這封信肯定蘊含著不得了的資訊。

我幾乎是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快步走到報紙架子旁,將最近一週的報紙全部拿走,放在桌子上翻找起來。

“給我拿一盞燈!”我抬起頭,有些無禮地衝工作人員喊道,手上還是一刻不停地翻找我想要的報紙。

管理員皺著眉頭將一盞油燈拿過來,放在我的桌子上:“不要在書店裡大喊大叫,記得保護好報紙,別搞壞了。”

我朝他歉意地笑了笑,將3月13日的和12日的《人民日報》抽出來,換了一張桌子展開。

如果我沒想錯的話,寫出這封信的男人應該是來自某個跨越單個總督區的組織。矮,膚色黑,口音古怪,這無法不讓人聯想到南洋族裔。

厲門是北方省最靠近南洋地區的港口城市。如果外面來的南洋人要聯絡本土的人的話,到厲門來是最方便的。

如果真的是跨總督區組織的話,透過一些簡單的,光明正大的,可以確保隨處都能找到的文字去破譯密碼,似乎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能在廣闊的澳宋統治區找到的通用文字,又滿足上述條件的,只有我手中的《人民日報》!

我快速翻開13日的報紙。

頭版和接下來的幾個版面都是新聞類材料,它們排版規律性弱,圖片和加大字佔據的空間多,明顯不適合用於選寫密信。

我粗略地瀏覽過去,只有“文學藝術類”和“商業類”比較適合翻譯。

於是我又要了紙筆,開始在油燈下仔細挑出對應的文字。

窗外的閃電愈發耀眼,翻滾的烏雲遮蔽了無垠的藍天,只剩極遠處的天空尚有些許光明,但也無法令天地間光明起來。

暴風雨前的風吹進窗子,將報紙吹得搖搖晃晃。我不耐地摘下用帽子壓住翻動的報紙,額頭上全是汗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