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李如初回憶錄> 明國:風起遼東 第八十二章 一天假期(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明國:風起遼東 第八十二章 一天假期(2) (1 / 2)

赫斯曼在最初的震撼之後,緊接著感到的就是對澳宋軍事實力的敬畏。

數千名建築工人被澳宋嚴格地管理起來,在號角和口令地指導下統一工作,統一休息,夜間還有臺北師範學校的學生過來教授文化課...他幾乎可以預想到,當總督府需要時,這些熟悉指令、密切配合,又具有初步文化素質的工人們可以在一聲令下,立即穿上軍裝,扛起步槍,成為一批比古斯塔夫(注1)的軍隊還好十倍的戰士。

想到這裡,這個前歐洲軍事貴族眼中就有了不同的意味。他深深地看著在荒蕪的工地上歌唱和忙碌的工人,彷彿看到數千名軍人在集訓。

“走了吧,赫斯曼。”我對他說了一聲,“下一班馬車要到了,我們該去港口看看了,你不是一直想看我國的港口嗎。”

赫斯曼慢慢點了點頭,左手下意識地握了握配在腰間的軍刀,轉身跟上我們的步伐。

臺北的北面和西面都是一塊大工地。原先沿著臺北河修建的港口已經無法承受越來越繁重的運輸需求。因此,一座佔地數平方公里——在臺北大開發時期,所有的基礎設施的一個特定就是佔地面積特別大——的新式港口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這座將來被命名為新港的大型港口被設計為軍民兩用型。深達十米的水深可以容納目前最大的鐵甲戰列艦停駐,甚至在現在,經過改造後的新港還有兩個可以承受一萬三千噸的“九州級”鋼鐵巡洋艦的分港。

我們沒有進入港口工地,而是在滬尾公園裡的炮臺上遠眺這座恢弘的港口。

赫斯曼看了一會兒港口工地後,心中對這一路上到處都是超級工程感到審美疲勞,倒是對身邊的幾門大炮起了心思。

他粗糙的雙手撫摸著冰冷的炮身,大腦袋下意識地湊近,一點一點地觀察這些上個世紀出產的火炮。

“南海總督區紅河兵工廠出產,1580型要塞炮。鑄造工人:XX,XX,XX,檢驗者:XX,總負責人:XX。”

聽到赫斯曼輕聲念出炮身上的銘文,江小白饒有意思地說:“這種大炮已經過時了。它大概是最後一種大規模列裝的青銅炮,價格比現在的鐵炮貴好幾倍,本世紀初就被淘汰了。”

“已經被淘汰了嗎...”赫斯曼輕輕拍著炮身,側耳聆聽炮膛發出的響聲,緩緩說道,“在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工匠們還不可能鑄造出這麼精緻的大炮。他們無法處理炮身變形和有氣泡的問題。”

“這種火炮可以購買嗎?”赫斯曼忽然抬起頭,看著我說。

“嗯...普通公民是不能買的。不過要是你想去非洲或者美洲搞私掠隊的話,可以找殖民司申請。”我提醒他,“不過這種加農炮不是用來野戰的,你想買的話應該買小很多的炮。”

赫斯曼笑著搖搖頭:“當然不是買這個炮,就算我的莊園還在我也買不起...可能布蘭德子爵大人也買不起。”

我拍了拍另一門大炮,順著炮口的指向望去。那是臺北河的入海口。在共和國剛剛消滅荷蘭和西班牙人,統治臺灣時,這座封鎖臺北出海口的堡壘牢牢保衛著新興的臺灣城,沒有人敢於冒著被加農炮打成碎片的風險逆流而上。

只是這座堡壘自建成以來,就一直沒有見到過敵人的身影。至於我身旁的大炮,更是隻有在慶典時才會打空炮助助興。

於是堡壘變成了景點,要塞改成了公園,我們也有機會站在這裡,和三三兩兩的市民們一起追憶篳路藍縷的歲月。

然後我又看到了一個熟人。

“嘿!巖井君!”

我倚著城牆,對下方經過的巖井二郎揮手。這個在中線戰役裡表現出色的武士此時穿著一身白色的袍子,在公園道路上散步,身邊還跟著一個抱著嬰兒的女人。

聽到我用日語喊道,巖井明顯大吃一驚,抬起頭看到了在九州時的頂頭上司,面上不由得露出喜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