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本章全文沒有送審並公開,已放入青松莊園檔案室永久儲存。
我是李如初,西元1605年生於澳宋共和國東方省北島東寧市青松鎮青松莊園。用上輩子的名稱的話,大概是紐西蘭北島哈密爾頓市附近。
嗯,我是一個穿越者。
就像澳宋元老院裡面那些元老一樣。
要詳細交代這個位面的一切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儘量選取一些比較重要的部分記敘。
首先是我自身的情況。
我很幸運,自己穿越到了一個小貴族家庭,無需體驗工業革命時代底層勞動人民的痛苦。當然我並不是瞧不起工人們,只是能避免繁重而辛苦的勞累總是好的。
我的父親是李國華子爵,也叫“青松子爵”,在青松鎮有一處佔地很大的鄉間莊園。他老人家今年(截止到1629年)46歲,正當壯年。年輕時當過陸軍軍官,官至蘭芳總督區第二步兵團團長,因為在和土人的戰鬥中馬匹失控摔斷一條腿而退伍。後來回鄉開了一個槍械工廠,專門生產步槍。
我的母親在我很小時就去世了,我沒有什麼印象。她出身在群島殖民地的一個裁縫家庭,為我父親修補軍裝的時候認識了彼此。
我在莊園裡生活了6年,父親僱傭了幾個家庭教師為我完成啟蒙教育,基本上就是幫我認識了這個古怪的世界。
1611年我上了小學。按照教育部的規劃,小學有6個年級,我跳級一次,1616年就唸完。
後來我上了東寧市市立中學。這幾年的讀書生活乏陳可善。因為我不瞭解元老院對於其他穿越者的態度,我不敢做出不符合一個本土人身份的事情。
1620年到1621年,我的軍國主義者爸爸毫不猶豫地把我送進北島軍事學校學習。我選了海軍方向,這一點讓父親大人非常不滿。但是這是大航海時代啊,我可不想當一個每天和殖民地土著打游擊的陸軍。我可是要當海賊王……咳,當一個皇家海軍上將的男人。
1622到1625年,我考入國立海軍大學北海灣分校學習指揮專業。北海灣市在澳洲大陸的最北端,就是前世尹金諾的位置,和巴布亞紐幾內亞隔海相望(當然這個世界是叫它“北方省”)。在那裡我度過了自己三年多的大學生活,這段日子裡我學到了很多,它們為我接下來的人生奠定基礎。
哦,我要炫耀一下,我是第46期海軍大學畢業生第一名,俗稱“首席”,現在照片還放在北海灣校區中央大樓的榮譽校友大廳裡。
25年秋天我正式進入海軍服役。按照志願,我選擇了前往中國總督區,進入太平洋艦隊中國分艦隊。
那個時候不比現在,中國總督區並不是一個熱門的選擇。因為那時元老院對中國的態度很不明確,一部分民族主義者元老主張強勢介入中國事務,要在滿清毀壞華夏文明之前滅掉那些蠻夷。另一部分元老覺得明朝滅亡主要是其自身的原因,現在就滅亡滿清這個催化劑不符合澳宋的利益。
當時雙方吵得非常激烈,幾次幾乎發生群毆。最終中立派決定和稀泥,設立中國總督區監控滿清發展,殖民重心還是放在吞併群島殖民地、海峽殖民地以及擴大在印度的存在感這幾個方面。
話說回來,我到了中國後,首先擔任的是青魚號炮艇艇長。青魚號是條不到一百噸的小船,根本不能進入深海迅遊,對上大一些的海盜船都不一定打得過。不過放在17世紀初期,它好歹還是一條算得過去的軍艦。
在青魚號上度過了快半年後,我升入飛鳥號驅逐艦當二副。飛鳥號就比青鳥號好得多了,它是共和國開啟《遠海計劃》後新設計的“深藍”型遠洋船,標準排水量780噸,滿載排水量接近一千噸,主體是木製,外覆一層鋼製護甲,兩側和船首都有130mm以上的線膛炮。在此期間,我和楊樹艦長一起跟隨中國分艦隊最大的軍艦——蒸汽混合動力戰列艦鎮遠號——出訪日本,迫使德川幕府將長崎設立為自由市,以方便我們傾銷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