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亂唐> 第八百四十六章:天道不足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六章:天道不足畏 (2 / 3)

清虛子訕笑:

“貧道就是騎馬來了,又沒傷了筋骨!”

不過,秦晉並沒有上馬,而是牽著馬在這皇城御道上漫步前行,身後跟隨著數百隨從,其勢之大,在太平年景直是不可想象的。

出了端門,南面就是真正的洛陽城,迄今為止與長安並立數百年,交替成為國都,而今終於重回到唐朝的手中。

再向前就是將洛陽城攔腰截為兩段的通渠,通渠在端門處拓寬了三倍有餘,中間兩處河心島將河面切分成三條支流,三座石橋串連立於河面之上。

對於這三座石橋,秦晉早就如雷貫耳。當然,那是在千年以後的後世。其中黃道橋與星津橋聲名不顯,獨獨居中的天津橋被歷朝歷代所重視,屢屢被毀,又屢屢重修,可說是綿延千年而不倒。

石橋橋面明顯高於北岸丈餘,加之皇城地基本就高過南岸許多,站在橋上向南望去竟可目視數里有餘,洛陽城內比鄰錯落的建築宅邸統統一覽無遺。

“何處風景好,獨上洛陽橋!”

這是一句後人描寫登臨此橋的感受,而文字和實景實地所給人的感受則是完全不同的。

“大夫好詩性!”

清虛子的聲音適時想起,秦晉這才驚覺自己剛剛竟然自言自語出了聲。

不知何故,他在長安時所感受到的是沉沉壓抑之感,彷彿繁華的長安時時有烏雲壓頂之勢。可到了洛陽,所見所感卻完全不同,大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勢,可細究其中原因,卻是難以名狀的。

“貧道還是第一次登臨這天津橋,果如大夫所言,風景獨好啊!”

這三座串連在一起的石橋可不是尋常百姓能夠登上來的,每月兩次的朔望朝會,城中公卿大臣就是沿著這三座橋進入皇城的端門。

“此橋初建於前隋大業年間,那時還是鐵鎖連成的浮橋,直到我朝貞觀年間才重修為石橋。”

清虛子津津樂道著這天津橋的來歷,眼神一如秦晉,延伸向南面一眼望不到頭的建築群中。

“若說天津橋當真變得重要,還是在武后當政年間。那時的洛陽神都漸漸取代了長安的地位,就算當今太上皇在位的這四十餘年裡,也幾乎有半數時間都在洛陽……”

說話間,清虛子竟若有若無的嘆息了一聲。

“貧道斷言,自此以後,長安將如落日掩入黃土,取而代之的則是腳下這片土地!”

如此斷言,秦晉倒對清虛子有些另眼相看。別看此人平日裡隨意嬉笑,瘋瘋癲癲,可眼光還是頗為獨到的。事實上,歷史上的長安也誠如其所言,自安史之亂以後就徹底的沒落了,只可惜洛陽城也苟延殘喘了沒幾年,最終這兩座姐妹城市一同沒落下去。

而在秦晉看來,隨同長安洛陽兩座大城一同沒落的還有所謂的漢唐盛世。自此以後,漢人稱霸東亞這片土地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貧道有句話不說出來一直憋得慌,這回大夫可不要再打斷貧道。”

突然間,清虛子就轉了話茬。

“貧道聽說夫人請大夫給長子起名,這卻是有忌諱的,過早起名容易早夭,自古以來七八歲以前,都是以賤名相稱的。”

秦晉聞言大笑。

“真人乃世外修道之人,如何也相信俗世的規矩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