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
朱樉微不可查的打了個寒顫,心虛的不敢抬頭和林澈對視,更不敢側目去打量身邊的大哥。
故作鎮定,閉嘴不語。
“在荀子之後,他的弟子韓非,又將法家個道家融合,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性本利的概念。”
林澈屈指輕敲桌面,有條不紊道:“也可以理解為性利論,意思就是人性本身無所謂的善惡,甚至這個世界也無所謂善惡,逐利才是人性的本質。”
“來,我們舉一個例子。”
“上古時期,人之所以道德水準高,是因為當時的資源多,而人口少。”
“即使男人不種地,女人不紡織,隨便摘幾個果子也能養活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為利益而爭鬥。”
說著,林澈忽然話鋒一轉。
“但如今不同,現在資源少,而人口多,更何況資源還分配極為不均。”
“人們工作很辛苦,可收入卻很微薄,於是只能為了利益而爭鬥。”
“當然這種爭鬥的本身,也沒有什麼善惡的區分,只不過就是因為人性中那個逐利的特質。”
聽到這。
太子不由屏住呼吸,十分認可林澈的觀點。
上到天家,下到民間。
只要一碗水端不平,就會引來諸多禍端。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也正因為利益驅使人們的行為,所以林澈CIA始終強調天下平均。
想到這。
朱標暗暗嘆了口氣,忍住沒有開言。
“類似想通的例子,韓非子也曾提到過《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林澈莞爾:
“他說一個丈夫外出工作,他的妻子在家祈禱,希望丈夫每天能多掙幾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