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的話,你再怎麼費心費力,最終只能抓到一些小蝦米。”
朱標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自己老父親說的對。
因為能夠盜賣幾個州縣糧倉,花間裡面的糧食運到中原的人。
必然不可能,只是表面上那幾個糧食商人。
不根除這些盤踞在大明內部的蛀蟲。
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官吏,受到他們的腐蝕,踏上與他們一樣的害民之路。
朱元璋說服朱標,在糧秣盜賣案上,放長線釣大魚之後。
便詢問起了中原之地招工的事情:“中原的百姓,願意到白砂糖廠做工的人有多少?”
“能否湊齊一個廠,所需要的工人數目?”
由於故土難離的習俗,所以朱元璋已經做好了,白砂糖廠找不到人的準備。
不過,朱標聽聞此事,裡暗還是那個卻是浮現出了些許的笑意。
他拿出兩封信:“啟稟父皇,杜鵬與李公公回信說,他們已經招募了兩萬左右的工人。”
“一些旱情比較嚴重的村子,甚至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跟著他走了。”
“只留下一些捨不得田產的地主,求著留下的佃戶,從山裡挑水給麥苗澆水.”
說真的,要不是杜鵬和李公公。
兩人都在信中著重描述了,那些地主求佃戶做事的奇聞。
朱標都不敢相信,林澈在課上講過的。
勞動力稀缺之後,佃戶地位提升的情況,會出現的這麼快。
“哈哈哈,林澈現在真乃未卜先知的神人也。”
朱元璋看完朱標遞來的信件後,也被你面對奇聞逗的哈哈大笑。
同時也更加佩服起來,林澈已經堪稱鬼神的智謀。
他沉吟了片刻,道:“此次中原乾旱的地方較多,只招兩萬人還是不夠。”
“用快船向杜鵬傳令,儘量多找些人,哪怕咱的工廠放不下,還有濟州島可以安置他們。”
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自從在林澈的口中得知,濟州島極為適合養馬之後。
朱元璋就已經下令,遴選一批優質的良馬,準備湊夠一定數量,就送到濟州島上放養。
也算是提前,為徵倭國之事準備戰馬。
之事馬要長得好,各種牧草黃豆精良都少不了。
而中原之地旱情還未減輕。
剛好可以招募一批會種地的百姓,到濟州島上種植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