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一件事。”
“在華夏曆史中,除了皇權和王朝的更迭之外,還曾出現了一場貫穿整個歷史的思想鬥爭。”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換了個更舒服呀=的姿勢,直接開門見山:“他們篡改儒家經典,爭奪對孔子思想的最終解釋權,埋下了一條關於封建王朝的暗線。”
“這便是從外所看到的皮!”
朱元璋聞言,虎目圓睜不敢置信,一時有些跟不上林澈的思路:
“這,篡改儒家…是何意?”
“莫非林先生還要為儒家正名不成?”
“先前不還是看不慣儒家嗎?”
“今天這又是唱的哪一齣戲?”
對於老朱一連串的問題,林澈輕描淡寫的揮揮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國家民族的利益,永遠在我個人之上。”
不等朱元璋驚歎林澈的大義,磁性的聲音再次響起:“況且,原來我也說過,儒家聖人我不去評價,但儒家的很多東西還不錯,真正錯的是妖魔化的儒家。”
“也就是當下的儒家,被篡改以後的儒家。”
“儒家作為一個王朝的皮,實際意義遠比你想象的大,所以想要改革便要從皮開始。”
“漏在外面的皮,才是老百姓看到的東西,其實這就和人一樣,若是生的一副好皮囊,人們對其第一印象就還不錯,反之亦然。”
“懂我的意思嗎?”
朱元璋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隱隱約約抓到了林澈的重點,既然要改,那便大改,從內到外的翻天大改。
使用內外都能接受的方式,也只有這樣效果才是最好的。
捋清錯綜複雜的思緒。
朱元璋忍不住深吸一口氣,靜靜等待林澈下言。
“我隨便講,你隨便聽,倘若聽不懂也沒關係,反正這些事我就沒打算讓伱來辦。”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因為生產效率低下,資訊相對閉塞,所以導致單一國家,能夠統治的疆域存在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