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爐灶?”
朱樉敏銳捕捉到了,林澈所言的重點。
不可思議問道:“先生,您是打算再在工部之外,設定一個新的工部?”
朱樉以為自己要殺盡工部貪官的想法,已經夠激進了。
沒想到,自己先生直接要刨了這些貪官汙吏的根!
試想一下,這些原本藉著職位,就能輕鬆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蛀蟲。
忽然發現整個工部,都成了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不僅以後沒了貪贓枉法的機會。
就連寒窗苦讀多年得來的官位,都成了既無權又無實的樣子貨。
想來,這種失去權力的滋味,恐怕要比被砍頭,還要讓他們難受。
……
“林先生之謀略,果然非常人之所及。”
隔壁房間偷聽的朱元璋琢磨了一下,林澈給出的處理工部弊政的策略。
瞬間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大讚了起來。
既然工部已經爛的不行了,推到重來是能夠治本的選擇。
太子不在,傅友文接下了他記錄的工作。
這是他也停下筆,讚歎道:“林先生不論看待任何事,總能給出最透徹的解決之法。”
新建工部雖然是個大工程。
期間也會遇到,各種既得利益官吏的阻撓。
不過,若是真能興建一個,施行革新之法的工部。
傅友文覺得,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新工部必然會是大明最廉潔的部門。
然而劉三吾揪著鬍鬚,思考了半響之後。
點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陛下,此計雖好,可若是拋開工部現有官吏,又該去哪找那麼多,精通建築、水利之事的官吏?”
要知道能夠籌建大工程的人,不管哪個時代都是稀缺人才。
若是沒有足夠的經驗,哪怕再廉潔也是辦不成事的。
劉三吾認為林澈所提之策,好則好矣,卻是沒有考慮現實情況。
朱元璋聞言瞬間收斂了笑容。
也注意到了,新建工部之策看起來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