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徐妙雲遞來的手巾,林澈儒雅的擦了擦嘴,從容道:
“內閣制度跟宰相制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你規劃的內閣是一個沒有決策權的機構”
“那麼你就想,如果皇帝不去做決策的話,內閣還能保證大明朝四平八穩嗎?”
聽聞突如其來的反問,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沉默著沒有說話。
“來,我們現在推演一下。”
“就當你們爺倆現在薨了,某個不爭氣的子孫繼位了。”
朱元璋:“???”
朱標:“???”
“宰相退出了歷史舞臺,從此是內閣掌權。”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饒有興致道:
“按照太祖皇帝的遺訓,內閣人數有著嚴格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分化權利。”
“那個不爭氣的子孫也嚴格遵守了。”
“然而,內閣請補缺六部官員,皇帝視如不見不報不批。”
“內閣上報全國的巡撫各縣州府的官員,缺員已經達到了一半之多,皇帝還是不予理會不下決策。”
“皇帝就是怠政,不甘一點的活,伱大明朝還能否正常運轉?”
“會不會造成國家的覆滅?”
朱元璋不自覺的倒吸一口涼氣,頃刻間領悟到了林澈的言外之意。
內閣無權,皇帝怠政,國家註定衰亡,這是一個無解死局。
而若是交給內閣無上的權力,便等於內閣之中人人都是宰相。
不等他開言,林澈又道:“裁撤中書省,廢除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這個時候皇帝的工作量,是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每天批閱的奏疏數百份,這是現在就可以預見的,你們父子倆確實勤政,但後世子孫也能頂住嗎?”
“百僚未起你先起,百僚已睡你不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
“不出三代人,內閣必啟用。”
“我這樣說,不誇張吧?”
面對林澈的步步緊逼,朱元璋有些鬱悶的點點頭。
雖然還是很不情願,但也得承認說的有道理。
自己可以頂得住,是因為嚐遍人間疾苦,還能比得上沿街乞討?
但朱家的後世子孫,從小定是嬌生慣養,豈能受得住這份委屈?
“皇帝累的受不了,內閣便應是勢成立了,開始幫皇帝處理朝政,可是大明朝這麼大,全靠一個皇帝幹活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