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朝堂上,扶持反對者,不僅能用來制衡高麗王室。
還可以使得高麗,一直陷入內鬥的泥潭。
朱樉細細品了一下林澈所提出的計策。
他忍不住拍桌子笑道:“哈哈,如此一來,高麗即便出了名臣雄主。”
”也會因為王室餘孽的身份,無法做到君臣一心,共同革新朝廷的弊病。”
“反而還會因為長久以來的內鬥,將國事攪的一團糟。”
由於高麗的文臣武將,自小也都是手儒家教化。
還將他們那塊破地方,稱之為小中華。
因而,漢虜不兩立的思想,也在高麗的文武大臣們,心中根深蒂固。
若是高麗的王,被天朝上國繫結為了胡虜之餘孽。
除非再次改朝換代。
否則,高麗的大臣們的首要任務,便是‘驅除韃虜’。
永遠不可能,和如今的高麗王室攜手興旺國勢。
將來高麗越是出雄主名臣,雙方之間的內鬥也就越厲害。
也就永遠無法逃脫大明的掌控。
不過,朱柏突然提出了一個小問題:“先生,按照您的經濟戰策略。”
“如果高麗因為田地拋荒,而陷入全民饑荒,最終危及社稷的局面。”
“等到他們移藩之後,其國民必將廣種糧食,大明若是不用強硬手段,根本無法控制他們的錢糧命脈。”
“然而若是對高麗用兵,那經濟戰裡隱藏身份的計策,豈不是就成了白費功夫?”
不管是何種族,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基本上都是通用的。
朱柏認為移藩後的高麗百姓,不可能蠢到會讓自己,再次陷入饑荒的窘境。
即便到時候,大明武力威脅高麗王族,強令百姓不可種糧。
恐怕非但起不到半點作用,反而會壞了大明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