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良久。
朱樉抬起頭,雙眼迷茫的看著林澈:
“咱…想不明白,還請先生賜教!”
就在這時。
外面再次傳來死囚們的嚎叫聲,林澈皺了皺眉頭,走過去將門關了起來。
坐回椅子上,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道理無非就是,立朝後的大明不缺奇才,缺的是幹吏。”
“劉伯溫在戰爭中計謀百出,幫助當今皇帝決勝千里,一舉奪取江山。”
“然而進入到王朝建立,皇上不在需要這些奇謀妙計,需要的在朝堂上,服從指揮,堅決執行皇帝決策的幹吏。”
“劉伯溫天縱奇才,卻在朝廷體系之下,無從發揮。”
“而李善長則遊刃有餘。”
朱樉聽了似懂非懂。
隔壁朱元璋卻是心頭一震。
沉默片刻。
“林先生還真是一針見血。”
“將咱的心思摸得透透的,簡直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
“咱是真的服了!”
坐在旁邊記錄的朱標,看到朱元璋搖頭苦笑,忍不住道:
“父皇!”
“林先生這話的意思是,大明建立,伯溫先生便不再好用了。”
“而韓國公卻是如魚得水,很好的與朝廷契合?”
朱元璋聞言,露出欣慰的表情,點頭讚道:
“正是如此!”
“林先生說的一點沒錯。”
“劉伯溫這個人啊!滿腦子都是計謀,還善於揣測咱的心思,什麼事咱只要開了口,他就能立刻明白咱下面的意思。”
“不僅如此,他這個人做事情走一步看百步,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而李善長則正好相反,他做事就沒這麼多顧忌,明知會犯錯,但為討咱歡心,依然會去做,並且還能把事情做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