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也就是這麼隨便一說,沒想到朱樉頓時將怒火發洩到,外出買吃的藍玉身上。
他趕緊打斷朱樉,繼續自己之前的話題。
“皇帝對朝廷結構調節的第二點,那便是遏制官僚機構的腐化。”
“正如當今皇帝洪武帝,設定的官吏考核制度一樣,就是為了防止官僚的腐化。”
“可是朝廷監察和考核百官的官員,也都是讀儒家聖賢書的。”
“既然拜的都是同一個孔夫子,一般情況下,他們又怎麼可能對自己人下狠手?”
朱樉每次聽到,林澈提起父皇。
都忍不住心臟狂跳,血壓飆升。
每次提到有關大明話題,朱樉很少發表意見。
他不知道怎麼說,也不太敢說。
林澈對此已經習慣了,所以他便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如此一來,考核起不到作用,貪官汙吏自然無所顧忌。”
“嫉惡如仇的洪武帝,當然無法容忍這些貪官,於是便定下貪汙60兩以上,梟首剝皮充草的刑罰。”
“這也屬於調節的舉措之一。”
簡單說完一段話,林澈喝了口茶,繼續道:
“要做到杜絕門閥和遏制貪官,皇帝手上必須要有絕對的權力。”
“正如洪武帝一步步削弱宰相權力,加強皇權一樣。”
“每個朝代的官制變革,也是皇帝強化皇權的一種手段。”
“正如西漢初期的尚書一樣,最早不過是給皇帝處理私事的職務”
“可皇帝作為權力結構的核心。”
“最靠近他身邊的機構,隨著時間的發展,權力必然會逐漸變大!”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在西漢中期,尚書掌握的權力,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