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思路固然是好,可是治標不治本。
“先生,您不是說解決眼下的問題嗎?”
朱樉詫異了,既然以工代賑方案面對尋常旱災有用,那就用啊!反正想把眼前的解決,再開始林澈所說的大工程就行了。
“我都說了是尋常旱災,幾十年、一百年一次的那種,現在的旱災你以為還會像以前一樣嗎?”
“只怕日後旱災頻發,大明有多少糧食夠發的?”
“再者你說的興建糧倉,真到了冰河時期的緊要關頭,天災頻發,什麼大旱大澇全出來了,百姓自己口袋都不能保證夠吃,你那些糧倉裡確定還能有糧食?”
朱樉一番言論給林澈整不會了,這小子又是真是榆木腦袋。
“這…先生說的是。”
朱樉慚愧的低下頭,忙認錯,隨即抬起腦袋對著林澈道:
“所以先生,您的方法是什麼?”
密室中朱元璋先前聽到林澈說到,不久將有一場旱災,也在擔心。
此刻的他也急切的想知道,林澈解決旱災的方法。
於是。
朱元璋從椅子上起來,走到聽甕前,腦袋緊貼著聽甕,生怕錯過一絲資訊。
“面對如今的旱災以及應付之後冰河期的爆發,也不是全無解決辦法。”
林澈又賣了賣關子。
“先生,該如何解決?”
急死個人了,朱樉只覺得自己的心如同坐上過山車一會狂跳一會冷卻。
“瞧你急的,淡定,要想平穩度過小冰河時期。”
“首先就要從最基礎的糧食入手,若是糧食不夠,到時候在飢餓的情況下,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林澈瞥了朱樉一眼,就不能像他一樣淡定麼。
“就這?沒了?”
見林澈說完後就沒有在說話,朱樉張大了嘴巴,神情複雜。
“先生您這個方法是不是沒有說完?”
朱樉不甘心追問道。
“就這樣啊!提高糧食產量就是最好的辦法。”
林澈覺得奇怪,這小子怎麼不像以前一樣震驚了,他這個方案還不夠好嗎?
治標又治本,斬草又除根。